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生物 高中

想請問第四題ᵎ

高中學習講義 選修生物【 2-1 課後練習 單選題 T AWS D BX D A A ) 1.下列有關薩登(W. S. Sutton)所提出遺傳的染色體學說之敘述,何者正確? (A)描述基因控制遺傳性狀(B)染色體的行為可解釋孟德爾所提之遺傳定律 (C)描述基因的本質為DNA (D)推測染色體變異影響個體性狀 )2. 下列何種方式可證明親代對遺傳貢獻相等? (A)自交 (B)試交 (C)互交 (反交 ) 3. 等位基因分別位於何處? (A)同源染色體的長臂和短臂上(B)姊妹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 (C)環狀染色體和 質體上(D)同源染色體的相對應位置上 ) 4. 某生物之生殖母細胞有兩對染色體,若行減數分裂時不發生互換,將會有幾種 組合的配子? (A) 2 (B) 4 (C) 6 (D) 8 ) 5.果蠅有四對染色體,所以應有幾個基因連鎖群? (A) 8 (B) 24 (C) 1 (D) 4 6.進行果蠅繁殖實驗,結果顯示兩性狀互換率高,則其代表的意義為何? (A)產生的配子愈多 (B)交配次數愈多 (C)控制兩性狀的基因在同一染色體的相 對位置愈遠 (D)控制兩性狀的基因分屬的染色體號數差距愈大 7. 在格里夫茲的實驗中,S型鏈球菌與R型鏈球菌的差別為何? (A)菌落型態光滑 (B)細菌莢膜觸感光滑 (C)細菌為球菌視覺光滑 (D)肺部皮膜 光滑 ) 8. 控制性狀的轉形物質為何? (A)莢膜(B) DNA (C) RNA (D)蛋白質 9. 有關噬菌體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需使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其外觀 (B)屬於古細菌(C)中心為RNA、外殼 蛋白質(D)感染細菌時外殼及核心皆會進

待回答 回答數: 0
物理 高中

請問第四題的D、第五題🙏🏻

40 波的頻率與折射波的頻率相同。 太陽表面在2017年9月接連發生一起被稱作「太陽閃焰」的大型爆發,規模為10年來最大。科學家預計爆發所噴出 的帶電粒子團兩天後抵達地球,撞擊大氣層後產生電磁波,以致影響通訊品質。已知太陽與地球距離約為1.5x1011 公 C尺,光速約為3.0x108公尺/秒。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0 (A)電磁波並無繞射與干涉的現象(B)電磁波在空間傳播須以帶電粒子為介質 1.5×103 500 3x68 (C) 電磁波具有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動的電場與磁場D 帶電粒子團脫離太陽時的速率約為8.7×105 公尺 / 秒 (E)帶電粒子團撞擊地球大氣層之後約8分鐘,地球上才能觀測到太陽閃焰影像。 折射線 我們常在生活中聽到2.4G無線這樣的名詞,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所定義, 2.4G是指在ISM 頻段中,2.4~2.4835 GHz之間的頻率,完整名稱為 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是預留給工業、 ·科學及醫療使用的免費頻率,沒有任何使用上的限制。依本文所言,下列敘述哪些正確?(光速c=3x108m/s) (A) 2.4G 中的最長波長約為12.5cm (B)頻率愈大者,其傳播速度愈快 (C)波長愈長者,其傳播速度愈快 (D)只能在地球上傳播(E)可以在太空中使用。 甘零件油左直空中的波長約為300奈米,下列有關此電磁波的敘述,哪些正確? 去完的頻率約為1015 赫茲

待回答 回答數: 0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