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2和4題

數十個板塊(3) 剛性板塊漂浮在具有塑性的軟流圈上, 2.並不是所有火山活動都發生在板塊邊界帶,夏威夷群島就 位在板塊的中間,稱為「熱點」(hot spot),假設熱點位置 可愛島 歐胡島 摩洛凱島 茂宜島 拉奈島1 不動,而隨著其上方的板塊漂移不斷產生新的火山島,便 1 可藉此推測板塊移動的方向,參考附圖目前熱點所在位置 北 B 位於夏威夷大島下方,請問太平洋板塊目前的移動方向較 金馬可能是? (A)東北方 (B)西北方 (C)東南方 (D)西南方 (E)無法判斷誰出 夏威夷大島 (火山島) 3. 臺灣位處板塊邊界,地震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然而地震發生最常見的原因是由於斷 台層活動所引起,請以板塊邊界張裂、聚合與錯動的特性來推測,以下斷層哪一種會在臺灣 較為常見? (A) 下盤 藝大耳噸5號出口 (B) (C) 下盤 大盤C(D) (E)都很少見 4.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地球內部因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驚人,其中人們一年平均可以 感受到約5萬次,造成破壞的約有1千次。1935年,美國地震學家芮赫特(Charles F. Richter)首創以地震規模作為地震分析標準,即為芮氏規模(Richter magnitude)。地震規模可 224 代表地震釋放的能量,規模為5.0的中型地震一次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一顆小型原子彈, 的能量。規模值加,地震波能量變成約32倍;請問芮氏規模7.0的地震,其能量大約為32x 多少顆小型原子彈釋放的能量? (A) 47 (B)74 (C)234 (D) 1024 (E)2340 5. 依照板塊之間相對運動關係,板塊邊 界可分為三種。參考附圖,下列敘述 火山島弧 海溝 32x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65答案是A 請問A和D要怎麼選?謝謝!

自然考科 共 19 頁 “。。 62. 如圖 17 所示,某生走在南北方向峽谷中的甲點,兩旁高山的山坡約60° 向山谷傾 斜,在西側山腳有一薄煤層出露,測得煤層傾斜向東、傾角45°、走向為南北(走 向是煤層水平延伸的方向)。此區地層層序正常,沒有斷層、褶皺或其他因素干 擾,今某生從甲點往西水平挖 100公尺到乙點後仍不見煤層,某生應該在乙點繼 續往哪邊控才能找到煤層? 160 60 (A)往上挖100公尺 高山 高山 (B)往地 底下挖100公尺 (C)往南水平挖100公尺 水平面 (D) 往北水平挖100公尺 西 東 (E)往西水平挖100公尺 甲 V 圖 17 63-64 為題組 表2列出5顆恆星的光譜型、視星等及絕對星等,據此回答 63-64題。 表2 星名 光譜型 視星等(m) 絕對星等(M) 甲 M 9.5 12.8 Z A -1.4 1.4 內 K 8.4 113 丁 M 8.9 11.1 G 4.2 5.3 63. 若不考慮星光在太空與地球大氣中受到吸收的影響,恆星的視星等m、絕對星等 M 與距離d的關係為m-M=5 log(d) -5, 其中 log 為對數。依此判斷這5顆恆星中, 何者距離我們最遠? (A)甲 (B)乙 (C)丙 (D)丁 (E)成 64. 承上題,這5顆恆星中,何者的表面溫度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E)成 65. 海面高度差異是影響海流流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高度梯度越大,流速越快。受 科氏力影響,一般大洋西側的海流流速較快。利用人造衛星對海洋進行雷達測高 遙測,可獲知大範圍海域的海面高度變化。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人造衛星所獲得 的南太平洋海面高度的等高線圖? (A) (B) (C) 高水位。 高水位 (高水位) (D) (E) (低水位。 低水位) - 18 - 第19頁 共19 頁 110年學測 自然考科 66.透過紅色玻璃片,觀看所有景象呈現深淺不一的紅色色調。用來拍攝星空,則所 有恆星都呈明亮不同的紅色。現透過望遠鏡用相機拍攝星空,針對同一天區,分 別以紅色及藍色玻璃片各拍一幅影像。依此可獲得恆星的何種訊息? (A)比對兩幅影像,能判斷出恆星的年齡 (B)比對兩幅影像,能判斷出恆星的距離 (C)比對兩幅影像,能辨別出藍色高溫恆星 (D)從藍色玻璃片影像中,能辨別哪些是低溫恆星 (E)在紅色玻璃片影像中,紅色恆星非常明亮 67.科學家常從岩石的特性推測當時的沉積環境。今有某鑽井,由上而下,依序鑽出 頁岩、砂岩和礫岩。若這些岩層都沒有經過變動,下列有關它們生成的敘述何者 正確? (A)沉積環境的水愈晚期愈淺 (B)沉積環境的水流速度愈晚期愈慢 (C)火山激烈噴發火山彈四射後,沉積礫岩 (D)斷層作用,使原來碟岩粉化成砂岩和頁岩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