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求26 27 28 詳解 謝謝

◎請閱讀文章與資料,回答下列25-26題: 颱風要來臨之際,氣象局會進行「追風計畫」觀測研究,追風 計畫是由飛機載送儀器飛至颱風上方,投擲儀器以量測垂直 方向的氣壓、氣溫、相對濕度、風向與風速變化。以下是2018 年9月27日臺北時間上午八點對潭美颱風進行的追風計畫觀 測資料。下面左圖為追風計畫的飛行路徑,包含投落送投擲的 15個站位,以及潭美颱風先前的位移路徑;右圖則為這15個站 位所投擲的投落送於925百帕處測量得到的風向與風速。 D BD 25. 請由圖中所示,推測當時臺灣島北部地區的風向最有可 AB CB 去程 15 2 投落送 投擲路線 雲量 風向 短線=5齡、長線-10 節、三角旗 50節, 風速 能為以下何者?(A)偏南風 (B)偏東南風 (C)偏西風 (D)偏東北風。 26. 由潭美颱風中心至臺灣島東部海岸處海面的氣壓變化,應如下列何者? (A)持續下降 (B)持續上升 (C)先降後升 (D)先升再降。 風速為相加後再加滅2 節10.5m/s。 26 N - 第3頁 共7頁- 24 N 22 N 20 N 18 N 16 N Trami (2018/09/27-0023925 hPal 14 N AYEN (A)宜蘭 (B)台東(C)台中 (D)澎湖。 158 ◎右圖是梅姬颱風的路徑圖,請依照資料回答下列 27-28 題: 20" N' 27. 當颱風在 10/21 時,台灣地區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何處? 28. 承上題,此災害主要是由於此時發生什麼現象? (A)西北颱 (B)西南氣流 (C)共伴效應 (D)藤原效應。 25° N 10/22 哈 115°E 110/23 0/20 15*N (10/13) 120*E 10/18 125°E 130°E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各位帥哥美女 這題的答案該如何去判斷呢

範例一 (1)圖(一)為某小島的簡易地形圖,等高線上的數字表示海拔高度,單位為公尺,已知全島由沉積 岩層所組成,山頂上的長線表示岩層走向,短線表示岩層傾斜的方向,旁邊的數字表示岩層 的傾斜角度,圖中哪一選項的區域為順向坡? (A)甲區 (B)乙區 (C)丙區 (D)丙區及丁區 【102 學測】 (E)乙區及丙區。 (2) 地質圖為岩層於地形圖上分布的狀況。岩層走向為岩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延伸方向,而岩 層傾斜方向與走向垂直。圖(二)為等高線及岩層甲(粗線條)出露於地表的分布,則該岩層的 走向與傾斜方向為下列何種組合?(等高線單位為公尺) (A)南北走向並向西傾斜 (B)東西 走向並向北傾斜 (C)東西走向,岩層為水平 (D)東西走向並向南傾斜 (E)南北走向並向東 【105 學測】 傾斜。 【答】 (1)(A) (2)(B) 【解】 200 180 乙 ▲圖(一) 内 範例二 2008 年5 月12日四川發生強烈地震,震央 (圖中星號)位於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 34° 界處附近,規模為8,震源深度 19 公里,地 表破裂沿龍門山斷層帶(如圖中虛線)發展, 長約 300 公里,根據地震後利用全球衛星觀 測系統(GPS)的測量,可以得到 GPS 測站地 震前和地震後的水平方向的錯移量,稱為同 震的水平位移(圖中箭頭,箭頭方向表示地 震前和地震後該測點的移動方向,箭頭大小 表示同需水亚进称号) 32° Z88 60 岩層甲 0 102° 80 100 青藏高原 100m 104° N 106° - 34° 04320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球科學 高中

C跟D不會判斷

Q 單元3地質 13. 日本本島位於北美洲板塊,2011年3月 11 日在日本東北近海發生規模 9.0 的地 震,此地震發生在日本海溝的隱沒板塊上,星號代表震央位置。由設在日本本州 島上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面觀測站可以測得伴隨地震發生後的地殼變 形,稱為同震變形。圖為水平同震變形(左圖)和垂直同震變形(右圖),右圖 中箭頭向上表示抬升,箭頭向下表示沉降,圖上綠色部分表示陸地,藍色部分表 示海洋。下列有關日本近海地震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D 40° 39° 38° 37⁰ 36° 350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0 144° 145° 146° 40° 日本海 州 北美洲板塊 日本海溝 145° 39⁰ 138° 139° 140° 142° 141° 144° 143° (A) 此地震是由逆斷層活動所造成 38° 太平洋板塊 36° 50 cm → 37° 35° 146° 138° 139° 140° 141° 142° 143⁰ 144° 145° 146° 40 日本海 州 138° 139° 140° 1410 北美洲板塊| 180° 142° 120°W 60°W 143° 日本海溝 0° 太平洋板塊 10 cm → 39° 60°E 38" (B) 島上東側大都顯示同震沉降,所以此地震是由正斷層活動所造成 (C)島上水平同震位移大多往東移動,所以北美洲板塊向東隱沒在太平洋板塊之下 (D) 島上水平同震位移大多往東移動,所以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在北美洲板塊之下 (E) 島上最大水平同震位移量可達 15m。 102 學測 120°E | 37" 36" 144° 145" 146° 35⁰ 180° 190″N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