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公民與社會 高中

可以講15題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創國際社會,世人體悟到「保障人權」是跨國性的議題,各國應該協商如何在完整各 自國家主權的基礎上,將基本人權列入國際規範約束世界各國。 1945 年聯合國成立,並在《聯合國憲章》中首指人權保障應為各國共同的目標,隨即在1948 年,聯合 國大會通過第一份世界性的人權保障文件:《世界人權宣言》。部分國家認為其具備國際習慣法效力,對各 國發生拘束力,但亦有認為其只是一個政治性的宣示指標。 1966 年聯合國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兩公約》, 更具體化了人權保障之規範。前者關注在資本主義國家所重視的公民、政治等基本人權,包括生命權、宗教 自由、集會自由、選舉權、正當法律程序和公平審訊等權利;後者聚焦在社會主義國家所在乎的經濟、社會 及文化權利等各項權利保障,包括工作權、生存權、社會福利、健康及教育權益等。聯合國後續更以人權宣 言,兩公約為基礎,訂立多項專門性國際人權公約。從保障生命、自由與財產三大權利,擴展為社會權、平 等權及各種集體權利的人權體系。 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在2009 年批准《兩公約》並賦予國內法效力,主動宣示遵守《兩公約》內容。 公約內容與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拘束之目的皆為保護人民的權利,以限制國家侵害人權。 2 14.龍騰高中林同學整理上述文獻後,將其作為小論文專題研究的主要參考資料。下列哪個選項最可能是 林同學的小論文研究名稱? (A)《憲法》與國家人權委員會權責之比較研究 (B)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國際社會的啟示 (C)《國際人權法典》對各國國家主權之影響 (D) 國際公約具備國際法或國內法效力之探討 A 32022年9月,年僅22的死因為「不恰當的穿著」,不符合1981年的頭巾法律, 而被伊朗「道德警察」關押虐死獄中,點燃伊朗女性及Z世代對政府的不滿,抗議示威迅及遍布全國。 若以《兩公約》所關注人權之內容作分類比較,下列何項權利與此次伊朗抗議示威運動所屬之公約分 類不同? (A) 為維護人類生命權益,懷胎婦女被判死刑不得執行其刑 (B) 公民參與政治、選舉投票之權利,應受國家憲法之保障 (C) 無分種族、階級,人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自由應受保障 (D) 人民皆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初等教育應免費普及於全民 第一代人權 15、新更久、救 th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請問第十一題,謝謝!

文言文15篇大講堂 試題本 11 10 ~ 12 為題組: 甲、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 歸。貨惡共乘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開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聞。是謂「大同」。 (( 大同與小康))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父輩們在這塊陸地上建起了一個新的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並 奉行人人生而平等的主張。 如今,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內戰,考驗著那個國家,或任何有此信仰和主張的 國家,能否長久地存續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的偉大戰場上相遇,為了使國家得以存 續,我們將在這片戰場上找到我們最後的安息之地,一那些為此而死去的人已經這麼 做了,這對我們而言是恰當的,也是適宜的。 然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我們無法在此祭奠,我們無法在此奉獻,我們無法使 這片土地得以神聖化;那些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曾在此拚搏過的,已經使它神聖 化,而這一意義是我們乏弱的力量遠遠不能有所增減的。 雖然大業尚未完竟,但那些為此奮鬥過的烈士們已使這一事業進入了最後的成熟階 段,無疑,我們這活著的人當繼續致力於這一事業。我們應當投身於那留在我們面前的 偉大任務——從那些為此投入了全部熱忱的逝者那裡,我們將獲得更多的熱忱;我們將 不會,絕不會使那些為此獻出生命的人白白獻出生命;我們將使這個國家,在上帝的庇 佑下,從自由裡獲得新生;而那一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的政府,也絕不會從 這片土地上消亡。 (節錄自林肯(蓋茲堡演說》) 丙、 一百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們就是在他的雕像 前集會。 朋友們,今天我對你們說,在此時此刻,我們雖然遭受種種困難和挫折,我仍然有 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是深深扎根於美國的夢想中的。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 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 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 我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用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 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節錄自馬丁·路德·金恩(我有一個夢想)

已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第六題的甲選項是什麼事件 農村革命讓我想到中共建立蘇維埃區 把題目打到網路上又說是土地革命 求解 感恩

则為,人的某國是?(A)第一次战戰,美國(B 第二次越戰,美國第二次越戰,法國。 - 14. 因為金門砲戰長大躍進等問題,中、蘇出現意見相左而交惡。毛澤東色列推到赫魯雪夫的改革背叛 馬列主義,並企圖恢復資本主義路線,最終將形成一種新型態的「社會帝國主義,因此中共必須堅 持一切政治和思想鬥爭。上述最可能是中蘇兩國在何時期的外交關係? (A) 1950年代 (B)1960 年代(C) 1970年代 (D) 1980年代。 5. 某最新曝光的原始史料顯示,早在「事件」前半年多,毛澤東、彭德懷就聯名寫信給張學良,表示 要撤退前線的紅軍,正式提出要與張學良共組「國防政府與抗日聯軍「事件」對中國歷史產 生巨變。策動者的下場,一遭幽禁逾半世紀,一被囚禁 12 年後頒命。請問這個「事件」是?(A 國民黨清黨 (B)寧漢分裂(C)九一八事變(D)西安事變。 5. 中、唤醒農民階級意識,鼓勵暴力鬥爭,將土地國有分配給農民。共產黨幹部逐漸取代傳統宗族 老,完成自上而下的統治結構;乙、透過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農工生產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力口 社會主義的發展;丙、模仿蘇聯計畫經濟,除了重工業與軍事工業,農民及私營企業也納入國 系,逐步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自由市場逐漸消失。以上為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請根據 先後排列:(A)乙→甲→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乙→甲。 某人別號阮愛國,1919年巴黎和會時曾向各國代表團遞交備忘錄,要求法國政府承認該國人民 由、民主、平等和自決權,卻未受到重視。二戰期間,他除了持續表達反抗殖民政府,更反 侵略。二戰結束後,他在河内召集群眾,代表臨時政府宣讀《獨立宣言》,後續則擔任該國黨正 直至逝世。請問此人是?(A)胡志明 (B)吳廷琰 (C)金日成(D)李承晚。 關於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的中國局勢發展,下列何者錯誤?(A)鄧小平得以鞏固黨內 价,江澤民、李鹏等保守人士自此失去勢力(B)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一度主張產業資 是他對黨內保守勢力者

已解決 回答數: 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