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B選項錯了什麼

(E) 秋 首波冷鋒抵達 28.下表是 2011年8月南瑪都颱風侵臺時發布的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單,據此判 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13 低 (A)此時颱風中心氣壓為945 百帕,比1大氣壓高一些(B)7級風暴風半徑 180 公里,表示下雨範圍為 360 公里寬 (C)最大陣風 16 級是出現在颱風眼中央 牆 (D)以29日2時的預報位置,恆春半島和臺灣東部的風雨較大 ( 颱風一定會 沿臺灣東部沿岸北上。 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中央氣象局 民國100年編號第 11 號颱風警報第8報 8月28日2時 30 分發布 颱風強度及命名:中度颱風,國際命名:NANMADOL,中文譯名:南瑪都。 中心氣壓:945 百帕。 中心位置:28 日 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19.6 度,東經121.5 度, 即在鵝鑾鼻的南南東方約 260 公里之海面上。 暴風半徑:7級風暴風半徑 180 公里,10 級風暴風半徑 50 公里。 預測速度及方向:以每小時8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 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 43 公尺(約每小時155 公里),相當於 14 級風 瞬時間最大陣風:每秒 53 公尺(約每小時191 公里),相當於 16 級風。 預測位置:29 日 2 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 21.2 度,東經121.2度, 即在鵝鑾鼻的南南東方約 90 公里之海面上。 颱風動態: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 11 號颱風目前中心在巴士海峽,繼續向北 北西移動,其暴風圈已逐漸進入鵝鑾鼻南方近海,對屏東及臺東 地區將構成威脅。 警戒區域及事項:陸上:屏東(含恆春半島)及臺東地區(含綠島、蘭嶼)應嚴加 戒備並防強風豪雨。 海上:巴士海峽、臺灣東南部海面及臺灣海峽南部航行及作業船 隻應嚴加戒備。 *豪雨特報: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令(28)日北部、東北部、 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 發生的機率,南部山區亦有局部性大雨,山區請注 意防範坍方、落石、土石流及溪水暴漲。 注意事項:1、臺灣東北部、東部、東南部、西南部、恆春半島、基隆北海 岸濱海地區及蘭嶼、綠島有長浪發生,尤其適逢大潮期間, 民眾應注意並避免前往海邊活動。 2、臺灣沿海地區、臺北市及新北市將有較強陣風,請注意。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為什麼答案是C? (大氣氧化事件是階段二 24.5億~18.5億年前)

22 科學素養題 Q 題組一:大氧化事件 【混合題】 . 幾乎可視為無氧環境,然而演化至今,今日大氣成分含有高達21%的氧氣,究竟是何時開始 根據星雲學說,地球形成初期應當是屬於高度還原狀態,當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極低 讓氧氣逐漸累積呢?這就要來討論地球歷史上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簡 稱GOE)。 根據附圖所示,橫軸為地球歷史時間,縱軸 為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以分壓表示),研究估計 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變化介於紅線(最高)與 綠線(最低)之間。 大氣中的氧分壓(單位) 0.5 atm 0.4 元 03- 02 0.1 38 階段1:38.5 ~ 24.5 億年前,大氣中沒有氧氣。 階段 2:24.5 ~ 18.5 億年前,大氣中氧氣開始累 積,增加到 0.02~0.04 atm。 階段 3:18.5 ~ 8.5 億年前,大氣中氧氣含量與階 段2持平,沒有明顯變化。 階段 4 與5:8.5 億年前~現在,氧氣持續累積增加。 從階段2起始,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終於開始累積,這在地球歷史上被稱為「大氧化事 件」。學者推測氧氣可能的來源有兩種:(1)太陽紫外線照射水氣,分解產生的氧原子互相結合 而成;(2) 藍綠菌等生物在淺海地區進行光合作用,逐漸釋出更多氧氣。但問題來了,僅採取 (1) 方法製造的氧氣量,絕對無法累積到現在高達21%的比例。而就 (2) 方法來看,目前已知 最早的藍綠菌至少誕生於 35 億年前,又為何 GOE 會遲至24.5 億年前才發生呢?這之間將近 10 億年的時間差,或許暗示著淺海地區發生了許多會耗氧的變化喔! 1. 根據上述文章內容,並對照下列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 表,試判斷大氧化事件(GOE)發生在 哪個階段前後? (A)冥古元剛開始前後 (B)冥古元與太古元交界前後 (C)太古元與元古元交界前後 (D)元古元與顯生元交界前後 (E)古生代中期生物上陸之前 顯生元 階段1 古元 太古元 古 階段2 階段3 階段階段 2 30 20 10 地球歷史時間(單位:十億年前) 代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地球歷史上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變化 0 開始時間 (單位:距今百萬年前) 66 252 541 2,500 4,000 4,600 2.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