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23題為甚麼不是花剛岩 不是陸跟陸聚合嗎 要怎麼區分ㄚ

-do 三、混合題(每題4分,共12分) ◎火山和斷層活動都會引發地震,而臺北附近兩者兼具。臺灣北部最大的火山就是大屯火山和七星 山,科學家在此處設立小型地震觀測網進行微震觀測。由觀測資料分析,火山地震的基本特徵是 震源淺、規模不大且常為群震發生,震央會集中於火山及其附近。在大屯火山觀測到的地震可分 成四種: (1)一般構造地震:與斷層地震同,有P波、S波,震源深度不到5公里,是密集的微震 (2) 單頻率的「水滴型震波」:無法辨別P波和S波,這些地震訊號的產生原因,最可能是由岩層 裂縫中液態或氣態物質共振所引起 (3)多頻率的「螺絲釘型震波」:時間長達數十秒,可能代表該火山活躍性很強 (4) 高頻火山地震訊號:持續十多分鐘且有強烈和連續性的爆發,通常出現在岩漿庫的附近 一般地震波 水滴狀地震波 螺絲釘狀地震波 ith huk IN (a) 50510 振幅 一般地震波 2 4 6 時間(秒) 一般 地震波頻譜 (b) 2 振 0 水滴狀 幅 地震波 -28 螺絲釘狀地震波 0 2 4 6 8 10 0 10 20 30 40 時間(秒) 時間(秒) 10F 158 8. 螺絲釘狀 水滴狀 108 地震波頻譜 地震波頻譜 幅 5 2 3 4 頻率(Hz) 2 468 振幅 振幅 10 20 30 頻率(Hz) 頻率(Hz) 10 12 資料參考:「大屯火山觀測站」網頁: http://tec.earth.sinica.edu.tw/TVO/free.php?link=obrwork/microseismic 2 √ (2) 由上文所述可知,在火山活動區域,也會有斷層活動,請問火山造成的地震與一般斷層的地震有 何差異? (A)一般地震波搖晃時間比較長 (C)火山只有在噴發前才會有地震 (B)火山地震可能會有無法辨別P波和S波的地震 (D)火山地震通常規模大且震源深 (E)一般地震比火山地震更常會有群震 智口 -4. 振幅 22. 除了看震波,地震也能「聽聲音」,關鍵在於地震發出的頻率,在大屯火山觀測到的地震,發出 的頻率各有不同,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一般地震有多種頻率,每種強弱不一 (C)螺絲釘狀的地震波頻率有多種 (B)水滴型地震波的頻率是單頻特別強 (D)持續時間最長的是高頻地震訊號 (E)這些地震頻率人類耳朵(20~2萬Hz)都能聽到 智 〔 臺灣北部會有火山活動的主要原因,是此區的板塊運動屬於何種類型的邊界?若大屯火山噴發, 岩漿冷卻後主要形成何種岩石? 图 聚合型,花安山岩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 21D 22A 25E為什麼錯 然後24題看不太懂 求解🥲

FH CA D 範圍:基礎地科(全)CH3~4-2.2 112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全組 試題卷有3張,共6頁,本頁為第3頁 地球科學科 適用班級:101~106.112.115 班 科目代號:10 22. 氣候是長時間尺度下,地球系統中能量交換後呈現的現象。討論氣候變遷時的重點即是地球系統能量的收支平衡。下 列有關能量平衡的敘述,何者正確? 收到的能量較少(B)地球能量主要靠傳導散入外太空(C)地表吸收到的能量除了以紅外線輻射散出,也藉由潛熱的 (A)冬季時,高緯度溫度較低緯度寒冷,主要是因為距離太陽較遠,單位面積接 方式加上空氣的運動帶到大氣中(D)溫室氣體主要是透過吸收太陽輻射,而破壞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 (E)地表吸收太 陽光後會反射短波輻射 23. 參考附圖,下列對於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的敘述,何者錯誤? 溫度(℃) 10 20 km a. 水深(公里) 溫度(℃) 10 20 30 溫度(℃) 10 20 30 b. C. a為低緯度地區,b為中緯度,C為高緯度(B)甲層海水受到波浪 及海流攪動,水溫在垂直方向變化不大(C)高緯度區域上下層海水溫差 不大,故乙層較不明顯(D)乙層海水來自甲層及丙層海水的混合,稱為混 合層(E)乙層為海洋中溫度隨深度遞減率最大的一層 ER 日本 A 乃 2④ 右圖為西北太平洋颱風的典型路徑,根據圖片,下列何者正確? (A)若要使颱風登陸台 灣,則太平洋高壓的強度需比北轉至日本時更強 (B)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較強,則颱 風路徑易向北偏轉,如路徑A (C)若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較弱,則颱風路徑易經過菲 律賓,如路徑 B (D)B路徑主要是因西南季風減弱的影響,所以颱風可直線前行 中國 太平洋 B 菲律 A 25. 下左圖為溫鹽環流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位於北大西洋格陵蘭附近的海水溫度低、不斷蒸發導致海水密度變 大,所以海水會向下沉 (D) 下層海水有一部分往東進入太平洋後逐漸上升(C)環繞一圈約需千年以上的時間(D)可 以輸送巨大能量,對於全球系統影響極為重要(E)是由於行星風系吹拂而形成之環繞全球各緯度與各大洋間的海流 BE 90W 90 90N 释放量至大氣 BO'N 30N 30'S 60'S (°C) -----A B 130 -20 (g/cm³) (%0) 1.028p 136 10 B. 暖表面流 1.026- 35 太平洋 1.024 | 34 1.022 33 1.020 132 60° 40° 20° 0° 20° 40° 60° 80° 海 h₁> h₂ 60'S

待回答 回答數: 0
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