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物理 高中

請問這題怎麼算?不知道該怎麼解

自古流傳:「種田無定例,全要靠節氣。」24節氣於2016年已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 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訂定是以24個節氣為分段點,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劃分為24 段,相鄰兩節氣所對應之地球到太陽的連線,其夾角均為15°。北半球某年春夏秋冬四季中等角 度間隔之相鄰兩節氣如下圖所示(僅為示意圖,未完全符合實際情況)。下表列出了各季節兩節氣 之間的時距。假設表中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平均每秒鐘掃過的角度分別為(). 2、2、2零,而平均每秒鐘掃過的面積分別為入、入、入 寒露 霜降 大暑 大寒 小寒 入秋 入 季 節氣 時距 物理量 清明 春 15天07時09分 W 入去 穀雨 春 -穀雨 ← 清明 小暑 夏 15天17時26分 @ 夏 大暑 秋 寒露 霜降 小寒 15天13時09分 w 、 秋 14天17時27分 大寒 依據以上資料及克卜勒等面積定律,回答 11-13題。 9.關於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平均每秒掃過的角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入夏 入秋 入冬 C2都相等 (A)(最大(B)(最大(C)) 最大(D)) 最大(E)(3春、C2、C3、2巷 春 秋 (10.關於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每秒鐘掃過的面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入春最大(B)入最大(C)入最大(D)入最大(E)入春、入、入秋、入都相等 E | 106學測| P

待回答 回答數: 0
物理 高中

可能我閱讀能力有點差 求解🙏🏻

只个隨波前進 19-20題為題組 現今超材料時代的開端,約可追溯至2000年,美國杜克大學物理學家史密斯 (David R. Smith)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舒爾茨(Sheldon Schultz)等人 製作出折射率為負值的工程材料,可說是前所未見。折射是指光束從一種介質 進入另一種介質時(例如從空氣進入玻璃),會因為速度改變而偏折。偏折的 角度取決於兩種介質材料的折射率差異。 折射現象是鏡頭和顯示器等多數現代光學裝置的基礎,並且可以解釋吸管插入 水中時為什麼看起來像是斷成兩截。目前已知的所有自然材料,折射率都是正 值,意思是光永遠往介面的同側偏折,與介面間的角度大小則取決於折射率。 相反地,光進入折射率為負值的介質時,將朝相反方向偏折,形成意想不到的 光學效果,例如吸管看似朝相反方向傾斜。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不可能發現 或製作出負折射率的材料,有些科學家甚至主張這違反基本物理。然而,史密 斯和舒爾茨等人把微小的銅環和銅線裝設在堆疊的電路板上,演示了微波東穿 透這個工程材料時現負折射率現象。這項重大進展證明了超材料的折射率範圍 比自然材料更廣,因而開啟全新科技的可能。後來研究人員也針對可見光等其 他頻率,製作出負折射率的材料。(節錄自科學人2023年1月刊) 閱讀上文回答 19~20.題: 19.根據內文關於負折射率的描述,何者正確? (A)尚未研發出可讓可見光呈現負折射率的物質 (B) 負折射率物質可以使光速在介質中的速率高於在真空中的速率 (C) 吸管看起來折斷是負折射率物質造成的結果 (D) 自然界不存在負折射率的物質 (C) 現今顯示器與鏡頭會使用負折射率的物質。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