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理 高中

請問第三題是只要扇形就是曬鹽業嗎 那養殖漁業會長怎樣呢 然後第四題 台灣西南部不是吹不到東北季風嗎

1022-1-指考-地理考科 二、臺灣空拍攝影家齊柏林先生發表《鳥目臺灣》DVD 暨攝影文集,收錄他多年來從 1萬5千英呎高空俯瞰臺灣的影像,有幾何圖案的蚵田、壯麗的高雄海港和高山茶園 等景觀,訴說著臺灣地景的故事。2013 年 11 月推出紀錄長片《看見臺灣》,讓大家 看見這塊土地的壯闊、美麗與哀愁,呈現他對臺灣環境的關懷和疼惜。請問: 丙 乙 第14頁 共15頁 丁 圖(13) 圖(14) T. 很多人問齊柏林:「臺灣哪裡最漂亮?」他總是回答:「沒有人、沒有路的地 方最漂亮。」請問圖(13)中哪一地附近「並未興建」濱海公路,使其保存海岸景 觀和原始海岸林?(2分) J 2. 為了打造綠能低碳的臺灣永續環境,經濟部能源局自 2012 年起推動「陽光屋頂 百萬座、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若考量自然環境的合適性,該計畫「依序」 將改變圖(13)中哪兩地附近的地表景觀?(2分)丙、乙 丁有東北季風,日照少 3. 小美觀賞「看見臺灣」之後,好奇地上網查詢 Google earth,看遍臺灣各地的衛星影 像,當滑鼠移到(23°11'16''N,120°4'49''E)時,出現的衛星影像和紀錄片中的一樣, 呈現扇形美(圖(14))。請問圖中的扇形區域為早期何種產業活動所形塑的景 觀?(2分)養殖魚業 曬鹽業(鹽田) 4. 「看見臺灣」揭發河川污染問題之後,小美更關心臺灣的河流議題。例如:受 氣候變遷影響,降雨型態極端化,豐水期與枯水期的降雨量分布將更為懸殊, 也會使河床於枯水期裸露時間變長,加劇河床揚塵現象,此現象主要是因河床 裸露地的砂,顆粒細小,受「強風」吹拂隨之飛揚所致。臺灣目前河床揚塵較 爲嚴重的河川有濁水溪、卑南溪、大安溪、大甲溪及烏溪等五條。根據上文推 判,所謂枯水期的「強風」指的是什麼?(2分)東北季風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理 高中

請問職場剝削跟遭遇種族歧視為什麼是中間障礙啊😭

◎第34、35題為題組一把底不出春 ·果蔬口人的甲塑營 ( 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最新統計,海外菲人在2018年總共匯回本國289億美元,過去幾年 的貢獻度落在9到10%間。而這「移工經濟」早在被西班牙與美國殖民期間就已經打好 底。謝 (TS(G) 丸西(0) (②) 西甲 菲律賓政府海外菲律賓人委員會的2013年估計資料,有約1000萬名海外菲律賓人在海外地區 生活,其中美國最多,另根據美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美國有約340萬名菲裔人口,是 僅次於華裔的第二大亞裔族群。這龐大海外菲律賓人口的產生原因相當複雜多樣,在家庭 濟需求、母國政策鼓勵、社會經濟因素,還有個人夢想、朋友推薦、外國市場需求、殖民 史淵源等因素。重要的是,並非每個菲律賓人都家徒四壁只能悲情出國,許多人可把這當 出外體驗世界、財富增加的重要渠道,希望擺脫母國低薪、藍白領工作稀少的限制,並移理 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個人、家庭生活條件的追求,是他們選擇離開家園的重要原因。 但海外工作有時看似夢幻,實際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的容易事。同工不同酬、職場剝削和 歧視往往充斥菲律賓勞工的美國生活,而文化衝擊、生活習慣調整,持續替菲律賓人帶來不 小困擾。在網路論壇上,多的是菲律賓移民、移工不適應海外生活的故事。儘管生活波折 人平等 新竹女中 生活仍擠壓著菲律賓人在原鄉和異鄉間漂泊錯落、肉身應對著各項挑戰。 B 034文中若以地理學中人口推拉理論解釋造成龐大菲律賓人在海外地區生活,下列 述哪些正確?(甲)職場剝削為中閱障礙;(乙)母國政策鼓勵為拉力,內外國市場需求 ;已不適應海外生活為 為拉力; 遭遇種族歧視為推,內擺脫母國低薪為推力; 中間障礙。 (A)甲乙丙戊 (B)甲丙戊己 (C)乙丙丁戊 (D)丙丁戊己。 188.2 (國民生產毛額(GNP)下降 (B)常住人 地理(f2) 40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