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解答說看地圖就能知道答案是B 我怎麼看也看不出來 求解🙏

閱讀資料一、報刊新知——〈桃園虎頭山,三葉蟲現蹤 桃園地區的華順發老師於 2013 年 10 月底帶學生到虎頭山公園進行地質調查時, 在岩石上發現兩塊化石,可能是距今4億9千萬年前的三葉蟲,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將聯繫臺中科學博物館或臺灣大學地質系做進一步鑑定。華老師說這兩塊化石是在虎頭 山公園一處工地附近發現的,經他比對型態與外觀特徵,應是生活於4億9千萬年前 的鏡眼蟲目的理妙羅三葉蟲(Dalmanites limulurus)。 閱讀資料二、虎頭山公園鄰近地區地層與年代分布(定位點處爲虎頭山公園) 陈情坑。 全新世 0.01 更新世 上新世 虎頭山 大檜溪 梅樹坑 嶺頂村 沖積層(第四紀) 陆地堆積層(全新世) 大南澳層(更新世) 「林口膠(更新世) 林口層(更新世) 紅土礫石層(更新世) 中壢層(更新世) 桃園層(更新世) 桂竹林局(中新世~上新世) 南港局(中新世) 南港局(中新世) 南港里(中新世 木山樱(中延世) 木山醫(中新世) 大寮 (中新世) |大寮播(中新世) 石志賢(中新世) 南莊耀(中新世》 新生代 第四紀 代 第三紀 中新世 漸新世 1.8 83 5.3 23.8 33.7 始新世 古新世 年代單位:百萬年前 54.8 65 100 中 150 生 代 200 白堊紀 侏羅紀 三疊紀 250 300 350 古 400 450 500 ▬▬▬▬▬▬▬▬ITT 生 代 二疊紀」 石炭紀 泥盆紀 志留紀 奧陶 寒武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想問一下13題要怎麼看?

地點 氣溫 相對溼度 空氣(乾球)溫度(C) 相對 溼度 0 2.5 5 7.5 10 我 12.5 15 17.5 20 22.5 25 他們量測到的氣溫與相對挫 文詠 茜茹 士桓 (甲) 伊克 (Z) (丙) (T) 野柳地質公園 花東縱谷風景區 臺江國家公園 清境農場 10°C 17.5°C 22.5°C 20°C 82% 90% 68% 78% 27.5 30 区 表二 相對溼度表 乾球溫度減溼球溫度所得之差值(℃) 3.0 3.5 2.5 1.0 1.5 2.0 82 73 65 84 76 68 86 78 71 87 80 88 82 89 84 90 90 91 92 92 0.5 91 92 93 93 94 94 95 95 95 96 96 92 96 96 93 85 86 87 87 88 89 89 74 76 78 80 81 82 83 84 85 86 56 1 35 61 65 68 71 73 75 77 78 80 81 82 82 47 55 55 53 58 62 65 68 70 72 74 76 77 78 79 13. 請問四個人當中誰測得的溼球溫度最低? 39 46 (A) 文詠 (B) 伊克 (C) 茜茹 (D) 士桓 N (E) 四人測得的數值一樣低。 51 56 60 63 66 68 70 72 73 75 76 4.0 31 138 45 50 54 58 61 64 66 68 70 71 73 12. 請問表二乾球溫度減溼球溫度所得之差值會不會有負 值?原因為何? ODOTA (A)會,因為水氣凝結會釋放潛熱,使溼球溫度計測到的 溫度可能大於或等於乾球溫度 (B)會,因為水分蒸發會 北臺 釋放潛熱,使溼球溫度計測到的溫度可能大於或等於乾 1000000 球溫度 (C) 不會,因為水氣凝結會吸收潛熱,使溼球溫 0001 @) 度計測到的溫度一定小於或等於乾球溫度 (D) 不會,因 為水分蒸發會吸收潛熱,使溼球溫度計測到的溫度一定 小於或等於乾球溫度 (E)不會,因為水溫一定低於氣溫 因此與水接觸的溼球溫度計測得的溫度一定較低。 , 201 (4) Hor(a) 聯一 01 ( 0008 (9) 1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C跟D不會判斷

Q 單元3地質 13. 日本本島位於北美洲板塊,2011年3月 11 日在日本東北近海發生規模 9.0 的地 震,此地震發生在日本海溝的隱沒板塊上,星號代表震央位置。由設在日本本州 島上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面觀測站可以測得伴隨地震發生後的地殼變 形,稱為同震變形。圖為水平同震變形(左圖)和垂直同震變形(右圖),右圖 中箭頭向上表示抬升,箭頭向下表示沉降,圖上綠色部分表示陸地,藍色部分表 示海洋。下列有關日本近海地震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D 40° 39° 38° 37⁰ 36° 350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0 144° 145° 146° 40° 日本海 州 北美洲板塊 日本海溝 145° 39⁰ 138° 139° 140° 142° 141° 144° 143° (A) 此地震是由逆斷層活動所造成 38° 太平洋板塊 36° 50 cm → 37° 35° 146° 138° 139° 140° 141° 142° 143⁰ 144° 145° 146° 40 日本海 州 138° 139° 140° 1410 北美洲板塊| 180° 142° 120°W 60°W 143° 日本海溝 0° 太平洋板塊 10 cm → 39° 60°E 38" (B) 島上東側大都顯示同震沉降,所以此地震是由正斷層活動所造成 (C)島上水平同震位移大多往東移動,所以北美洲板塊向東隱沒在太平洋板塊之下 (D) 島上水平同震位移大多往東移動,所以太平洋板塊向西隱沒在北美洲板塊之下 (E) 島上最大水平同震位移量可達 15m。 102 學測 120°E | 37" 36" 144° 145" 146° 35⁰ 180° 190″N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