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冕傳 宋濂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寫入學舍聽諸生講書,聽已,默記。
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選田,父怒植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宛如此,不聽其
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晋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
多土偶,惡可怖,冕小兒,若不見。安陽韓性開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
Al :D)
時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養。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
服隨車後。鄉里小兒,競速道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之為府史,冕罵曰:「吾
有田可耕,有書可讀,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備奴使哉!」每居小樓上,客至,僅入報,命
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馬上求見,拒之去,去不百武(2),冕樓長嘯,使者之樹。
(節錄)
【注】:0蹊:踐踏。2武:半步。
1. 閱讀本文,王冕可以成為一位涵養豐厚的學者的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
(A)父親鞭策督導
(B)母親支持就學
王冕勤勉向學
(D老師賞識教導
2. 王冕不願意任官的理由,與下列何人的理念相近?
(A)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
(B)陶淵明: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兒
(C)孟浩然: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D)顧炎武:遵母親遺命,勿事異姓
3.「部使者行郡,坐馬上求見,拒之去,去不百武,冕倚樓長嘯,使者聞之
衛。」王冕應對部使者的行為,儒家來說,也是一種教導方式。請問與下
列何種教育方式相呼應?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B)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C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間之
(D)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5)
面上情人
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