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數學 高中

想請問一下 第11題(選項3 4要用什麼概念解)第12題的選項1 4

-32 3 11. 假設有 10 筆二維數據的資料(1) (2,2) (x1,Y10),已知 1+2+6+10=50,1+肉+..+y10=20,X與Y的相關係數為0.8,且y對X的水 適合直線通過點 (6, 5)。令 -5,HY-2 (2)數據(x,y)必在直線y=3x-13上 (3)y'對x'的最適合直線斜率為0.8 | σ, 若g、② 分別為x數據、y數據之標準差,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1)y對x的最適合直線斜率為3 (4)(xy)2+(x2)*+......+(xio')=10 (5) x 數據的標準差大於y數據的標準差 主管法 (8-2) = m ( x-5) (52): m(6-5) 3= mx1 Pays up 4 > 其中i=1,2,……,10。 0, 512 巧 SX 4 * = = 2 24-27 468 = 155x 12. 右圖為小華利用所學的多項式函數設計的酒瓶造型,已 知他利用了2個三次函數y=g(x)及y=f(x),1個二次 12X 函數y=h(x) 與直線y=10 的四個部分圖形結合而成圖 3 形其中2. 分別為三次函數 9 25 (1)點0, 亦在圖形√上 4 為二次函數y=h(x) 和三次函数y=g(x)及y=f(x)的交 點,試選出正確的選項。 g(x)=(x+2)*P(x+2)+2 $(x)=(x+2)* p(x+2)+2 f(x) = (x-4)³ + p(x-4) + = 1 h (-4)= 2/ , y=g(x)及y=f(x)的對稱中心,且 -4, • (-4.2) (5.2) (4.2) (2)已知圖形√的最低點在x軸上,則最低點坐標為(1,0) 9 (3)f(x)--有因式x-5 4 pix:15.4 A g(x) (4)若f(x) 的最高次項係數越小,則 y=f(x) 的圖形會越接近鉛直線 (5)已知 g(x) 的最高次項係數為1,則 g(x)=(x+2)*3(x+2)+ 17 4 31-4-8 + P(2) +2 二 1/ 2042 9+15 y=10 b P = = 2 = 3 h(x) f(x) (4.2¹)

待回答 回答數: 0
化學 高中

108指考第六題 請問D選項,為什麼解答說不反應?H2O2不是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嗎?

pur min.com.tw 步驟中,加入的試劑X是什麼? (B) HSO3 (C) NaOH (D) H₂O₂ (E) (B) ・選修化學(上) 第5章 氧化還原反應 選修化學(下) 第6章 無機化合物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觀念,以及碘的性質 中 鹵素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多扮演氧化劑的角色,在酸 定,在鹼性條件中則易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 (A) ①:I+HCl→ 不反應 (B)H.SO, 可作為還原劑與I反應Ⓤ:I+HSO3+HO→2 HO,可作為氧化劑與HI 反應:2HI+HO: →I+2H (C):31 +6OH →SI +IO +3HO 在鹼性條件中②:I+HO: → 不反應 (D) : +HO: → 不反應 (E): I+ I → 不反應 故試劑 X 為 H.SO。 B 草稿 -De D Q x Lo mattth 09-108指考化學試卷定稿 physical 1₂ 黃褐色 6. 在①的步驟中,加入的試劑 X 是什麼? (A)HCl (B)H,SO3 (C)NaOH 7. 在③的步驟中,加入的試劑 Y 是什麼? (A)HCl (B)H,SO3 V x chemistry 無色 (C) NaOH T 化學考科 6-7為題組 做完秒錶反應後,為了要同學探究實驗過程中的試劑與其化學反應,張老師又 用一個燒杯,演示了一組實驗。簡要過程如下:取一個盛有去離子水 100 毫升 的大燒杯,放置於攪拌器上,使燒杯內的水穩定攪拌,然後滴入碘酒,使溶液 呈現黃褐色。 ④加入鹽酸溶液,黃褐色復現 fe ①加入X試劑,黃褐色褪去,溶液呈現無色。 ②加入雙氧水,黃褐色復現。 ③加入Y試劑,黃褐色褪去,溶液呈現無色。 其流程如右圖,①②3④為 反應過程序號,依據實驗回 答6-7題: Red +X +HzOz + Y +HCl 1 4 Fő 黃褐色 (D) H,O, 3 無色 1₂ → 1- x (E) 1₂ 09-108指... PE 共7頁 Da 黃褐色 (D) H,O, (E) I, 8. 林同學以儀器量測某穩定元素,其組成為雙原子分子,測得其分子量僅有 158、160 及 ✓ 162 三個數值,且對應的分子含量比約為1:2:1。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A)此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其對應原子量為79、80和81 x2 (B)三個分子中,對應分子量為162的分子所含質子數最多 103 81+79.

已解決 回答數: 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