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第二小題B錯哪了 我是使用刪去法

易忻资優地科 析 ※閱讀素養專區※ 荷蘭青年柏揚·史拉特(Boyan Slat)在 16 歲的一次潛水時對海洋中滿是垃 圾的景象感到十分震驚,因此他於 2013 年成立海洋清理基金會,立志解決海洋垃 圾危機,他計畫利用海流、風力等要素,讓垃圾自動被攔截而不需要人工處理;史 拉特設計的U型浮柵,下方有三公尺的防護網,可以攔截大部分的海漂垃圾,而海 洋生物也可以輕鬆游過防護網,不會因此受困其中。 史拉特表示,如果這次實測成功,他們會再開發 60 個 U型浮柵,預計五年內 清除太平洋垃圾帶一半垃圾,未來也希望在其他海域布署,期望 2040 年清除全球 90%的海漂垃圾。 【學測地科總複習】 然而在 2018 年 9 月,年僅 24 歲的史拉特經由大量募資而研發出的系统 001 (System001)(俗稱海洋吸塵器)從舊金山出發後經過了幾個月,卻發現成效不彰、 出師未捷,需要不斷調整、維修,甚至在 2019 年1 月系統斷裂,最終宣告失敗。 請回答以下兩題: ( )(1)團隊宣稱在洋流、風和海浪的作用下,系統 001 會比塑膠漂得更快, 然後把塑膠垃圾集中到U字形的圍欄中間。理想情況是風、海浪和洋流全都是往同 另一個方向走,造成失敗無法有效收集垃圾的可能原因以及未來可能遭遇的問題何者 錯誤? (A)海洋的力量難以估計,大浪、狂風暴雨都可能使系統毀損甚至可能讓 系統本身變成一個 600 公尺的超大型海洋垃圾 (B)因為科氏力的影響,風吹的方 向和海水的移動方向並不相同,三公尺深的浮動圍欄和表面的垃圾受到海水的力方 向並不相同 (C)洋流的流動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而難以準確估計,使系統 001 難以 到達預期的垃圾帶位置 (D)系統 001 漂浮在海中會使生物附著、生長,最終因為 重量太重可能使系統沉沒 (E)為了使系統 001 能追上塑膠碎片漂流的速度,所使 用的化石燃料可能造成更多的損失 国家海 COT R&瑞金 )(2)這個系統希望攔截的垃圾帶位於東太平洋上,面積估計達 160 萬平方公 里,比 44 個臺灣還大,其上漂浮著約 1. 8 兆片塑膠垃圾,重約8萬公噸,垃圾帶 對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何者錯誤?(A)塑膠垃圾被分解成小碎片、微粒,經由食 物鏈而進入人體內 (B)覆蓋海面的超大型垃圾帶,可能造成海洋湧升流消失,無 法將營養鹽帶至海水表層 進入海洋的垃圾,除了漂流在表層的塑膠碎片,還 有很大的比例會沉降在海床上,污染深海環境 (DV很多的垃圾含有致癌物質,危 害海洋生物 (海洋環流位置有時會稍微偏移,被聚集在垃圾帶上的部分垃圾可 能脫離環流,被沖上岸重新污染陸地 S423) 解析:(1)(E);(2)(B) 可乾淨 (即安出去) (湖和出生)因总 06ay 因总 G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第二題這種題目要怎麼想😭 看不懂他想要問什麼

(6)矮行星軌道均位於海王星外側 穀神星 目前發現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側的天體均為矮行星,小行星衛星 (E)彗星與流星相似,僅能在天空上持續一小段時間,稍縱即逝。 CE 平常我們看到的太陽盤面稱為光球,張角大約為0.5度,日冕包圍在光球四 周,通常大得多,張角可延伸達數度。然而除非發生日全食或是利用特殊儀器 B.D. 遮住光球(日全食時所見的太陽日冕層如右圖),肉眼平常無法看到日冕,請 問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107學測修訂] (A)發生日全食時,太陽才有日冕 (B)日冕光度比光球低很多,可由氣體密度低來解釋 (C)光球離我們較近,看起來比較明亮 (D)太陽不活躍期間,日冕噴發的現象會較不明顯 (E)太陽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另外一面的日冕被遮住了。 BD 3. 我們對宇宙中天體所發出的光了解愈多,愈能認識這些天體。下列有關天體所發出光線的敘述, 何者正確?(應選2項) 250 萬年 [105 學測修訂] (A)當我們觀賞星空,看見仙女座 M31,顯示 M31 現在的外貌 (B)觀察恆星的光譜,可以判斷恆星的氣體組成 (C)肉眼看到的恆星顏色愈偏紅,表示其距離愈遠表面了↓ (D)若兩恆星體積相同,則表面溫度較高者,表示其發光能力愈強,絕對星等愈小 來的明亮程度,就可斷人體距離地球的遠近。 (F)依技 與表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球科學 高中

第36題答案AD 請問DE怎麼解釋 謝謝🙏

110年學測 自然考科 第 10 頁 共 19 頁 35. 圖 10 為水利署統計臺灣地區 1949-2009 年間的年降雨量變化,虛線為平均年降 雨量 2500 毫米,1953、1972、1990、1998 與 2005 等五年為相對降雨較多的豐 水年,而1963、1980、1993 與 2002 等四年為相對降雨較少的枯水年,各年份下 方數字為該年之年降雨量。另從氣象局資料顯示臺灣地區長期年降雨量無明顯的 變化趨勢,但年降雨時數有減少趨勢,而降雨強度= 降雨量,降雨時數。依據上 文及所習得的知識,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2項) 3900 3600 1953年 3,180 | 2005 年 1998年 3,568 1990年… 3,322 | 3,144 | 1972年 3,240 3300 平均值 2,500 3000 雨量(毫米) 2700) MAA 一 2400 2100 1963年 | 1980年 1993年 1 2002年 1800 1.830 | 1.605 1,645 1,572 1500 1949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年 圖 10 (A)在1989-2009年間,豐水年的年降雨量越來越多 (B)在1989-2009年間,枯水年的年降雨量越來越多 (C)在1989-2009年間,枯水年的降雨強度越來越低 (D)在1989-2009年間,豐水年的降雨強度越來越高 (E)豐枯水年在1989-2009年間,與在1949-1989年間發生的頻率差異不大 36. 海流是大洋中特定流向且持續的大規模海水運動。下列哪些是其生成原因?(應 選2項) (A)風吹拂海面 (B)日、月引力 (C)海底地震 (D)地球自轉 (E)海水密度不同 三、綜合題(占8分) |說明:第37 題至第40 題,每題2分,每題均計分。請將正確選項劃記在答案卡之「選擇 題答案區」。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劃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多選 題每題有n個選項,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n-2k 的分數; n 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 10 - 第11頁 共 19 頁 110年學測 自然考科 37-40 為題組, 為了維持生命與從事各種工作,人體需要攝取食物與由大氣中獲得氧氣,來提供 能量並調節排除熱量的速率,以維持正常體溫。因此,人體可視為一個與周圍環 境交互作用的系統,透過新陳代謝,將能量(以下稱之為內能)儲存與轉換,並 與環境進行功與熱的交換。假設在時間 At內,某人從事騎車、搬運物品等活動, 所做的功為AW,而由身體離開的淨熱量為0,則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其身體的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