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請問第9題

0. (A)結構式可以表示化 (B)網狀固體因為沒有分子的單位,所以無法以結構式表示 (C)使用示性式的主要目的是補足分子式未能表示的官能基結構特性 (D)從分子式可以得知分子中組成原子的種類、數目與原子連結順序 (E)分子化合物的簡式(實驗式)可以從其元素分析數據及組成原子的原子量求得 【98 年指考-21】 1王同學欲以實驗測定金屬的原子量,請李老師指導。李老師給王同學一瓶未貼標籤的常見金屬 粉末,建議王同學以氧化法,測定該金屬的原子量。王同學做實驗,每次以坩堝稱取一定量的 金屬,強熱使其完全氧化,冷卻後再稱其重,扣除坩堝重後,可得該金屬氧化物的質量。王 同學重複做了十多次實驗,就所得的實驗數據與李老師討論後,選取了較有把握的六次實驗, 其數據如表: 8 (6) 金屬粉末的質量(g) 0.10 0.50 0.60 金屬氧化物的質量(g) 0.17 0.91 1.13 根據上表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0.70 0.80 0.90 1.29 1.50 1.64 (1)試在方格紙上以金屬粉末的質量為橫軸(即x軸)作圖,求出該金屬的大約原子量。 (須作圖求出其原子量,否則不予計分) (2)寫出該金屬氧化物的化學式。 已知某元素R的氧化物1.00克中含有0.40克的R。試回答下列問題: (1)列出計算式,求出R的原子量,並寫出的元素符號。 (2)寫出該氧化物的分子式。 (提示:作答時,需要參考試題本封面的週期表,由原子量找出所代表的元素。) 【97指考】 ) 【98年指考-非選1】

待回答 回答數: 0
PromotionBanner
化學 高中

10,11,12不會寫

(D)2Hz(e)+O2(g)→2H2O(g) (E)4H(g)+O2(g)→2H2U(e) 不一定 5. 有關溶解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液體溶於液體之溶解度,大都因本性而不同 (B)固體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 而增大 (C)氣體之溶解度與其平衡存在之氣體壓力成反比(D)氣體之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E)溶劑量越 多,溶解度越大 ( 3 )4.水中氯氣的濃度為0.2 ppm 至1.0 ppm 便能殺死細菌,某市有250萬人口,若每人每天用自來水 40升,則該巾的 自來水廠,每天氣氣耗用量至少為多少公斤? (A)10 (B)20 (C)50 (D)100 (E)75 (1))6. 下列各反應中,其釋放能量的大小順序,何者正確? (甲)²+1>2Hetón:) 能量大 (乙) CzH5OH(g) 430(g) 2 CO2(g)+3H2O(l):李量小 (丙)H2O(l)→ H2O(s) (丁)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 減小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C)乙>甲>丙>丁(D)甲>丁>乙>丙 (E)甲>丁>丙>乙 某同分異構物A、B、C,其變化過程的反應式如下: (1317 A → B △H=+50kcal B → C △H=-15 kcal 則下列A、B、C三種異構物的熱含量關係圖,何者是正確的? B 15 kcal C A | 35 kcal 20 kcal 35 kcal B B | 35 kcal 15 kcal 15 kcal AL 反應過程 (B) 反應過程 )8. 試排列下列熱量 Q1、Q2、Qa的大小順序: C2H5OH(g)+3O2(g)→2CO2(g)+3H2O(g)+Q1 C2H5OH(I)+3O2(g)→ 2CO2(g)+3H2O(g)+Q2 C2H5OH(g)+3O2(g)→ 2CO2(g)+3H2O(l)+Q3 、反應過程 (D) | 15 kcal B 15 kcal C | 20 kcal 反應過程 (E) 反應過程 Q3>Q1Q C2500)+300(8) C.PH5OH)+302(3) QQ 03/09 (A)Q1>Q2>Q3 (B)Q3>Q>Qz (C)Q3>Q2>Q(D)Qz>Q>Q (E)Qz>Q3>Q 下列哪一項為真溶液的特性? (A)溶液呈混濁不透光(B)可利用濾紙將溶質濾出 (C)靜置一段時間會產生沉澱 (D)溶質粒子遠大於溶劑粒子 (E)溶質顆粒小,不散射光線 E)9. ( )10. 在5℃時,已知A(g)+2 B(g) → AB2(g)的反應熱為△H1,且B(g)+C(g) → BC(g) 的反應熱為△H2。在相同溫度下,下列 1 - →>>> 何者為=A(g)+ BC(g) •AB2(g)+C(g)的反應熱? 2 2 (A) - AHI-△Hz (B)△H-2△Hz (C). ΔΗ, (AH2)2 (D). △H △H2 (E) △ Ha× △ Hz 2.章·社會 真至天天 王兄王 賢與基法 這篤餐E )11. 某煙火的成分是鎂粉1克、鋁粉1克、鐵粉2克、碳粉2克及硫粉2克。試問哪一成份完全燃燒時放熱最多?(原 子量:Mg=24;Al=27;Fe=56;C=12;S=32) Mg(s) + 02 1 MgO(s) △H=-602 kJ 3 1 Al(s) + O2(g) · Al2O3(5) △H=816 kJ 4 3 1 - O2(g) ·Fe2O3(s) △H=-822 kJ 4 2 CO2(g) △H=-394 kJ Fe(s) + C(s) + O2(g) S(s)+O2(g) SO2(g) △H=-297 kJ (A)鎂(B)鋁(C)鐵(D)碳(E)硫 )12.將1.0 M 的H2SO4(aq)200 mL和2.0 M 的 H2SO4(aq)300mL 相混合後,若體積具加成性,其體積莫耳濃度變為若干 M? (A)1.6 (B)1.8 (C)2.0 (D)2.2 (E)2,4 二、多重選擇題: (A1. 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以是液態、氣態或固態(B)必為混合物(C)溶劑必是液態(D)水銀是金 溶在水中所形成的溶液(E)碘酒是碘和酒精所形成的溶液, (A)2. 下列物質屬於溶液的有哪些? (A)黃銅 (B)鹽酸 (C)水銀 (B)汽水(E)碘酒 固態溶液 1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化學 高中

第29題,混合物的蒸氣壓為什麼可以直接用兩者相加,不用再乘以莫爾分率呢?

下午4:51 ※ 股 x 第11頁 共11頁 112分科測驗化學科 發布者:udn.com - 由Goog 請記得在答题卷簽名欄位以正楷簽全名 - 11 - 29-31題為題組 蒸氣蒸餾是一種提取植物精油常用的方法,此法乃將水與不溶於水的有機物質混 合後,於蒸餾裝置中直接加熱至沸騰而將有機物質與水一起留出,待觀察冷凝管 中冷凝的液體不再有油滴存在時,表示蒸餾結束。已知溴苯( CH,Br,分子量= 157)不溶於水,其沸點於常壓(760 mmHg)為 156℃,且水與溴苯在不同溫度 時的蒸氣壓如圖9所示。理論上,兩種不互溶的液體,其蒸氣壓的表現,直接對 應於該溫度之個別蒸氣壓,今將 50 克水與 20 克溴苯混合並加熱,回答下列問 題:(註:要寫出計算過程,否則不予計分) 760 700| 600 500 蒸 氣 400 壓 (mmHg) 300 200| 100- 0 30 40 50 ||| 資料來源:得勝者文教 手寫。圖/得勝者文教提供 113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 908報名(含格式) 113/3/4~3/26 员工 三 溴苯 60 70 溫度(℃) 圖9 29. 在 90℃時,此混合物的蒸氣壓(mmHg)約為何?(2分)640~650mmily 30. 在某大氣壓力下,此混合物沸騰時的溴苯蒸氣的分壓為 50 mmHg,而水蒸氣的 分壓為 250 mmHg,則餾出物中二者質量比值(溴苯/水)為何?(2分) 31. 於 1 大氣壓下,此混合物約在溫度幾度(℃)時會沸騰?(2分)94~95℃之間 100 90 80 呢: 112年分科 化學考科 (53) 113學年度碩士班考試入學 机路版$(含盎司) 113/2/21~3/19 點我報名】 人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化學 高中

24題的B選項是怎麼算出來的

大考試題大觀 23-24 為題組 貼有甲、乙、丙、丁標籤的四個相同真空密閉容器,其中,甲、丁之間有一個關閉的氣 閥相連,並分別於四個容器內置入5.4 克 M 金屬粉末。接著,曉諭將不同質量的氧氣分 別通入上述四個容器內,在適當的條件下與 M 反應,產生相同的氧化物M›O、。待反應 完全後,分別測量每個容器內所生成M/Ox 的質量,結果如表4: 表4 容器 通入氧氣質量(克) 產生 M20x質量(克) 甲 1.6 3.4 乙 3.2 6.8 丙 4.8 10.2 丁 6.4 10.2 23. 已知 M 的原子量介於 20 與 30 amu 之間,且 x 為整數,則下列敘述,那些正確?(應選 2項) 【112學】 (A)x=1 (B)M 的原子量為 24 amu (C) M,O, 的莫耳質量為 102 克/莫耳 (D)反應完全後,丙容器內有殘餘未反應的金屬 M (E)反應完全後,丁容器內有殘餘未反應的氧氣 解:(C)(E) 216 21.6 ZM + 0₂ → Mz Ox O27. M. 5-4 + 4.8 (9.2. 23.4 → 54 = 48 27 48 2 (C)甲與丁容器內的固體質量總和與氣閥打開前相等 QT容器内的物質質量總和與氣閥打開前相等 (E)丁容器內的固體質量總和等於甲容器中的固體質量總和 解:(B) 二 102 待以上四個容器反應完成後,曉諭打開連接甲、丁二容器的氣閥(氣閥的體積與質量可 忽略不計),使氣體可以自由流動進行第二次反應,二次反應完成後,容器的溫度與氣閥 開啟前相同,則下列二次反應完成後容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112 學】 (A)甲容器內的壓力較氣閥打開前的壓力大 (B)甲容器內的固體質量較氣閥打開前增加 1.6 克 2 19 -1.6 1.8

已解決 回答數: 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