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生物 高中

請問為什麼不能選B?只有偵測到X的時候有96,但是同時有XY變成17,而偵測到Y 有15,所以不就是Y可以抑制x?

55.~60. 題為題組 抗生素廣泛使用的結果會使抗藥性細菌增加,以致現有的抗生素不再有效,如何研發有效的 新抗生素,是個熱門的課題。2022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從事點擊反應(click reactions) 相關研究的學者,此類反應具有高效率產生化學鍵結的特性,若在生物分子上使用,可以使其 便於與其他分子連接而產生新的應用。點擊反應便可以幫助化學家針對天然的抗生素進行修飾, 或者直接用於合成新類型的分子,以開發新型抗生素來應對細菌抗藥性的問題。 在某新抗生素的研究中,發現X與Y兩種細菌可生存在人體腸道中的相同部位。若能製 造抑制對方生長的化合物,即可爭奪有限的空間與資源,對自身族群的生存即有很大的助益。 科學家針對 144 個志願者所提供的檢體,偵測 X 與Y存在與否的人數,數據如表9所示。 表9 偵測到X 17 偵測到Y 未偵測到Y 96 55. 依據表9,細菌X與Y 之間的關係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細菌 X 能夠抑制細菌Y 的生長 (B)細菌Y 能夠抑制細菌X的生長 (C)細菌X 與Y皆會抑制彼此的生長 (D)細菌X與Y不會抑制彼此的生長 (E)細菌 X 會促進細菌Y的生長 答 案:(A) 命題出處:生物(全)第3章 演化 測驗目標:學生能經由圖表判讀X與Y的互動關係 詳 解:身上有細菌 X 生長的人之中,可被同時偵測到細菌Y生長的人(17人)遠少 於未被偵測到有細菌Y 生長的人(6人)。由此可判斷細菌 X 的存在可能會 抑制細菌Y的生長,在大多數的環境(96人的腸胃)中占有全部棲地;身上有 細菌Y的人,無論是否被偵測到身上有細菌X 生長,人數上較無太大差異。可 推測細菌Y 的存在並不影響細菌 X 的分布。 難 易 度:中偏難 未偵測到 X 15 16

已解決 回答數: 1
生物 高中

想請教A選項染色體套數跟DNA量之間有什麼關係(一直以為是分開看ㄉ)🙇🏻‍♀️🙇🏻‍♀️🧬

52.~54. 題為題組 [無合成分裂〕 自從 1835 年德國植物學家馮莫爾(Hugo von Mohl)在綠藻的研究中發現細胞分裂以來, 細胞的分裂已被廣泛研究。目前已知的生物細胞分裂包含有絲分裂、減數分裂與無絲分裂,在 進入分裂期之前都須經過遺傳物質(DNA)的複製,確保新生成的子細胞具備母細胞的遺傳訊 息。 翔於天際 2 然而在 2022 年 4 月,國際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由臺灣中研院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 提到脊椎動物斑馬魚的表皮細胞,可在未經 DNA 複製的狀態下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由 於沒有經過 DNA複製階段,新生成的子細胞皆不具備完整的母細胞 DNA。此一特殊的細胞分 裂被研究團隊稱為「無合成分裂」,其產生的子細胞型態較小、較扁,且僅發生在斑馬魚體表 最表面一層的表皮細胞;再往內一層的表皮細胞可以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這個現象讓研究人 員十分納悶。 ( 經過對斑馬魚生活史的了解,研究人員認為在斑馬魚幼魚早期生長階段,體長變化十分快 速,需要更多的表皮細胞覆蓋身體表面以提供保護,進行無合成分裂可快速增加表皮細胞數 量。目前已知,連續進行兩次無合成分裂,可提升表皮細胞數量達6成的體表覆蓋率。相較 於一般有絲分裂,可以在身體資源有限的早期發育階段,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增加表皮細胞數 量。請根據本文回答下列問題。 52. 有關本文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斑馬魚可利用無合成分裂完成無性生殖 \(B)表皮細胞的覆蓋速度提升,有助於體型的增長 (1) 無合成分裂是斑馬魚增加表皮細胞的唯一方法 (D)斑馬魚的表皮細胞也會進行有絲分裂 (每個染色體完整的細胞僅能進行一次無合成分裂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