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理 高中

第七題的a要怎麼判斷是對的? 我的想法是我們對中國出口東西是偏下游 而依賴中國進口商品大多都已完成

侧為生產基礎的精緻農業 (5) 符合以生產者利益為中心的公平貿易 產地認證維護品質 (D) 農業品牌是推動生態農業的重要步驟。 2020 年 COVID-19 蔓延,全球經濟大受影響。武漢是中國四大生產基地之一,有「中國芝加哥」 之稱。疫情造成中國多處進行封城或封閉式管理,影響運輸物流,造成上游缺料、生產缺工、下 游無法出貨;接著歐美疫情爆發,終端消費陡降,面臨失業人數攀升的恐慌。中國與臺灣長期分 工形成緊密的供應鏈,試參考統計圖表,並判斷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A)與中國的分工鏈中, 臺灣主要位於上游產業 (B)若中國遲遲無法開工,則臺灣會缺少液晶裝置 (C) 臺灣與中國在電 子業的合作,屬於水平分工 (1) 日本與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貿易對象。 最依賴中國市場的十大出口產品 (出口中國占該產品總出口額比重,%) 0 20 40 對二甲苯 丙烯 液晶裝置 偏光板 乙二醇 苯乙烯 液晶裝置零件 ABS共聚合物件 電容電阻器 二極體(含LED) 資料來源:財政部 2019年臺灣主要出口市場 占出口總額比重(%) 資料來源:國貿局 韓國- 5 其他 24 美國 60 80 中國與 香港 40 14/東協 17 100 最依賴中國製造的十大進口產品 (自中國進口占該產品總進口額比重,%) 0 20 40 手提電腦 液晶指示器 手機及電話零件 手機 電腦零附件 手提工具 交換器及路由器 摩托車、自行車零附件 二極體(含LED) - 印刷電路 LE 資料來源:財政部 2019年臺灣主要進口來源 占進口總額比重(%) 資料來源:國貿局 60 其他 40 80 中國與 香港 21 日本 15 美國東協 12 12 100 圖二 8.馬鈴薯在法國有「地蘋果」之稱,具高度營養價值。臺灣的馬鈴薯多產在雲林斗南、臺中豐原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第二題的D選項要從哪裡看呢?謝謝

(三) AI 來了學什麼?從工業革命 4.0 談教育轉型 十八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啟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方式進入以動力機械取代手工勞動。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和生產線的出現、規模化生產,機器與自動化系統取代重複性高的勞力 工作。第三次工業革命,半導體技術、個人電腦、網路等發展,帶著人類進入數位時代,時至今 日,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出現,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式來臨。 電腦發展出思考能力,稱之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意味著腦力工 作者也承受著被取代的風險。學者專家評估未來三十年將有很多職業被 AT 取代,導致失業率增 加。面對挑戰,如何成為具有競爭力的人才? 二〇一二年成立的密涅瓦大學,顛覆舊有的教育想像,以「世界為校園」,成功穿梭線上線 下:學生第一年在總部學習基礎核心課程,所有課程都在學校建立的線上「主動學習平臺」;從 大二開始,分別前往英國倫敦、德國柏林、韓國首爾、印度班加羅爾、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以: 及臺北等六個城市上課,並從生活中進行實地專題研究。 此外,法國電信集團 Free 創辦人澤維爾,尼爾打造的「School 42」,打破現有高等教育的 屏障,實現高等教育創新實驗學習:沒有教授、沒有課表、沒有上課時間限制、不需支付任何學 費,甚至沒有學歷申請門檻,只要年齡介於十八歲至三十歲者都可以申請。其理念就是為破除傳 統僵化的教育體制與要求學生追求正確答案的規則,讓學生透過「做中學」及「同儕學習」來破 關,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開創與問題解決能力。 (一) 下列有關密涅瓦大學與 (School 42 辦學的創新之處的敘述,適當的是:(多選) (A)前者學生善用城市的資源進行專題研究 第二課師說 33 (B)前者打破教育藩籬,結合線上課程與線下移地教學 120(大)皆採取菁英政策,網羅專家學者,培養人道觀國際觀 (D)後者透過操作學習,同學討論激盪,累積知識技能與創新 (E)後者著重實驗學習,強調既有能力,條件因系所而異,以適性揚才 )推想數位時代下,教育發展趨勢會是:(多選) (A)舊傳統 (B)新技術 (E)隨時享樂 (F)高度細節性 尚 (V)高度融合 (G)高度聯結性 (D)終身學習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