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國文 高中

請問這題的選項A要從文章哪裡推知?

9~11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9~11題。 我們上一次通信的時候,你提到詩和社會參與的問題。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因為那是 我這些年來無時或忘的一件心事——如何以詩做為我們的憑藉,參與社會活動,體驗生息,有 效地貢獻我們的力量,同時維持了藝術家的理想,而在某一重要關頭,尚且全身而退,不被動 地為浩蕩濁流所吞噬,或主動地變成權利鬥爭的打手,為虎作倀,遂失去了當初所謂參與的原 意。 SEEKOR KE FRA ...... 有人覺得眼前的現代詩風,未曾以政治社會為關懷的中心,詩人向 詩人向來很少直接執筆粉飾或 批判現實問題,反而時常為一些和民生甘苦無關的私事費神;言下之意,似乎是說軍士本來應 該執干戈以衛社稷,卻掉轉矛頭,搖動社稷委付給他的武器去從事不法行徑,以飽私囊,而詩 人之抒自我胸懷,處理的主題又不與公共事務掛鉤,其自私自利如腐敗的官兵,是非常可議 的。持這觀念的人,志行非為不高,只怕是眼界狹窄了一些,正如白居易談詩的效用,總忘不 了諷諭,忘不了詩的 journalistic purpose(報導目的),否則他怎麼會說出這樣一席話呢? 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 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於貫穿古今,靦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然撮其「新安 吏」,「石壕吏」,「潼關吏」,「塞蘆子」,「留花門」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 骨」之句,亦不過三四十首。杜尚如此,況不逮杜者乎! 這就是我所說的一些要求和責備,詩之豪者如李杜猶不能免,原因其實非常簡單,論者太 以個人的概念為惟一的真理,太珍惜個人設計發明的尺度,其結果當然「十無一焉」,不但李 杜的詩出問題,連他自己的詩也出了問題:「今僕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與〈長恨歌〉 (楊牧〈社會參與〉) 靦縷:委曲詳述,極力刻劃。 以下耳;時之所重,僕之所輕。」 下列法文,是符会上立中「社會參與」理念的是: 0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想要請問第(5)小題,解答是拿:柳宗元 和李白+「韓愈」兩人對比,但若是要講多產但不多引用植物,不應該是李白+「杜甫」會更符合比例懸殊嗎?非常感謝!!!🙏🏼

了 5.全唐詩共五萬三千多首,其中有398 種植物入詩,下表資料摘自《全唐詩植物學》,顯示全唐詩 中引用植物的情形。表下是五名高中生依據圖表的討論,請在空格處填入適當的內容:音韻 作 者 引用的植物 詩 總 數 白居易 杜甫 韓愈 柳宗元 李白 208 種 166種 129 種 105 種 53 種 統計意義就不大。 (1)從這個表我才發覺到白居易的確常將植物入詩,以他的〈琵琶行〉來說,「楓葉荻花秋瑟瑟, 黃蘆苦竹繞宅生」就提到好幾種植物。 (2)可是我非常訝異 国 。 派的詩人竟然沒有上榜,他們的派別和詩風,應該要經常提到 植物,像是「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3)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製作這個表的統計方法,以及詩人的引用習慣,像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 往取酒還獨傾」的「花」是不是也被計算成一種植物,有些植物詩人曾加以描寫,有些植物只 是詩中的場景比喻,意象,朕想」,像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草」,這樣的 2741 首 1167 首 418首 158 首 979 首 CUS. 1252510 (4)柳宗元之所以沒有擠進前三名,在於留下的詩太少,僅 158 首的數量落了下風,如果把這個條 频率、比小 是最高的。 件算進去,他引用植物的 之。 以及 李白、韓愈 相就可以 (5) 一個多產的作家不一定會引用較多的植物,從 看出來。 元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
物理 高中

物理錯題求解

4 17.8 18.G 全班總人次 全班總時數 12.( 10.(- )俄烏衝突期間造成國際物價上漲,其中食用油的原料之一茶花籽正是烏克蘭最大宗出口的農作物,假設一般葵花籽 的體積大約為2107立方公尺,如果將一莫耳的茶花籽均勻灑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上,像是疊積木般層 層往上堆疊,則約可發出多少公尺的高度?(俄羅斯國土總面積約1700 萬平方公里) 101. (A) 0.7 公尺 (B) 7 公尺 (C) 70 公尺 (D) 700 公尺 (E) 7000公尺 x102. 3000 1. 下列關於原子內部結構探究過程的敘述,依照時間由先到後做排序,何者正確?X,03. (甲)湯木生陰極射線實驗,發現陰極射出帶負電的粒子, (乙)利用 o粒子撞擊鈹原子,發現不帶電的中子 (丙)利用a粒子撞擊金箔,發現原子內有核 104. 1000万 105. -20007 106. (丁)蓋爾曼用高速電子撞擊質子,發現質子內部有更小的結構 (戊)拉塞福發現每個元素中皆有「氫原子核」,後來命名為質子 (C) 丁乙戊丙甲 (A)甲丙戊乙丁 (B)甲戊乙丙丁 在人類還無法直接看到原子的時代,物理學家就對原子模型與內部結構的探索作了許多努力,然而對科學現象下定論 之前,皆需要充分的科學證據或實驗作支持,下列關於物理學家對原子模型敘述與相關實驗何者正確? (A)湯木生的陰極射線實驗結果可以測量出電子的電量大小 (B)根據湯木生提出的布丁葡萄乾模型(亦稱為西瓜模型),可推斷u粒子撞擊金箔後會產生很大角度的散射角 (C)由拉塞福的散射實驗結果顯示 u粒子撞後產生大角度偏折的機率極小,因此推算出原子內部的原子核體積極小 (D)卡文迪西扭秤實驗結果顯示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可從反射光的角度推算出來 (E)密立根油滴實驗驗證出電子電性為負電 107.. (D) 甲乙丙戊丁(E)甲丙乙戊丁 )已知鋰原子的密度約為0.53 公克/立方公分,其原子半徑約為152 皮米。若鋰原子核的半徑為原子半徑的十萬分之一, 則鋰原子核的密度大約為多少公克/立方公分?(視為球體計算,球體體積公式: TR,R為半徑) (A) 1010 (C)1013 (B) 1012 (E)1016 (D) 1015 )拉塞福為了探測原子內部結構,以u粒子向右方撞擊金箔,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金箔位於裝置的圓心處,探測器可以沿著圓周移動,偵測散射到某個角度的u粒子數量 若將散射後 u 粒子的運動方向與入射方向的夾角定為0,取原入射方向為0度, 往兩側角度漸增,原入射方向的反向為 180 度,則散射 u粒子的數量n與0的關係圖 180° 90° 探測器 粒子源 金泊 0°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