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英文 高中

想請教A選項染色體套數跟DNA量之間有什麼關係(一直以為是分開看ㄉ)🙇🏻‍♀️🙇🏻‍♀️🧬

52.~54. 題為題組 [無合成分裂〕 自從 1835 年德國植物學家馮莫爾(Hugo von Mohl)在綠藻的研究中發現細胞分裂以來, 細胞的分裂已被廣泛研究。目前已知的生物細胞分裂包含有絲分裂、減數分裂與無絲分裂,在 進入分裂期之前都須經過遺傳物質(DNA)的複製,確保新生成的子細胞具備母細胞的遺傳訊 息。 翔於天際 2 然而在 2022 年 4 月,國際期刊《自然〉刊登了一篇由臺灣中研院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 提到脊椎動物斑馬魚的表皮細胞,可在未經 DNA 複製的狀態下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由 於沒有經過 DNA複製階段,新生成的子細胞皆不具備完整的母細胞 DNA。此一特殊的細胞分 裂被研究團隊稱為「無合成分裂」,其產生的子細胞型態較小、較扁,且僅發生在斑馬魚體表 最表面一層的表皮細胞;再往內一層的表皮細胞可以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這個現象讓研究人 員十分納悶。 ( 經過對斑馬魚生活史的了解,研究人員認為在斑馬魚幼魚早期生長階段,體長變化十分快 速,需要更多的表皮細胞覆蓋身體表面以提供保護,進行無合成分裂可快速增加表皮細胞數 量。目前已知,連續進行兩次無合成分裂,可提升表皮細胞數量達6成的體表覆蓋率。相較 於一般有絲分裂,可以在身體資源有限的早期發育階段,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增加表皮細胞數 量。請根據本文回答下列問題。 52. 有關本文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斑馬魚可利用無合成分裂完成無性生殖 \(B)表皮細胞的覆蓋速度提升,有助於體型的增長 (1) 無合成分裂是斑馬魚增加表皮細胞的唯一方法 (D)斑馬魚的表皮細胞也會進行有絲分裂 (每個染色體完整的細胞僅能進行一次無合成分裂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地球科學 高中

解答說看地圖就能知道答案是B 我怎麼看也看不出來 求解🙏

閱讀資料一、報刊新知——〈桃園虎頭山,三葉蟲現蹤 桃園地區的華順發老師於 2013 年 10 月底帶學生到虎頭山公園進行地質調查時, 在岩石上發現兩塊化石,可能是距今4億9千萬年前的三葉蟲,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將聯繫臺中科學博物館或臺灣大學地質系做進一步鑑定。華老師說這兩塊化石是在虎頭 山公園一處工地附近發現的,經他比對型態與外觀特徵,應是生活於4億9千萬年前 的鏡眼蟲目的理妙羅三葉蟲(Dalmanites limulurus)。 閱讀資料二、虎頭山公園鄰近地區地層與年代分布(定位點處爲虎頭山公園) 陈情坑。 全新世 0.01 更新世 上新世 虎頭山 大檜溪 梅樹坑 嶺頂村 沖積層(第四紀) 陆地堆積層(全新世) 大南澳層(更新世) 「林口膠(更新世) 林口層(更新世) 紅土礫石層(更新世) 中壢層(更新世) 桃園層(更新世) 桂竹林局(中新世~上新世) 南港局(中新世) 南港局(中新世) 南港里(中新世 木山樱(中延世) 木山醫(中新世) 大寮 (中新世) |大寮播(中新世) 石志賢(中新世) 南莊耀(中新世》 新生代 第四紀 代 第三紀 中新世 漸新世 1.8 83 5.3 23.8 33.7 始新世 古新世 年代單位:百萬年前 54.8 65 100 中 150 生 代 200 白堊紀 侏羅紀 三疊紀 250 300 350 古 400 450 500 ▬▬▬▬▬▬▬▬ITT 生 代 二疊紀」 石炭紀 泥盆紀 志留紀 奧陶 寒武

已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