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請問這兩小題該怎麼解?謝謝🙏

綜合題 16. 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試樣,是由下列六種物質中的數種等量組成: (A) NaCl (B) KCl(C) CaCl(D) CuSO,(無水) (E) NazSO(F) NaCO3 為了要確定該粉末試樣的成分,謝同學先查了資料後,自己研擬了一個檢驗粉未試樣的 流程圖,並請張老師指導。張老師認為整個實驗都相當安全,基於鼓勵學生多做「探究 學習」 , 同意謝同學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並要求謝同學確實記錄實驗過程,並檢 討每一實驗的必要性。以下是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一:用燒杯取粉末試樣約2.00克,加蒸餾水約100毫升,攪拌後形成無色的透明溶 液X。 實驗二:在溶液X中加入鹽酸,則見在溶液中陸續產生氣泡,至溶液不再冒氣泡,溶液 仍為無色透明(貼上標籤Y) 實驗三:在無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 滴入 BaCl溶液,即見白色沉澱。 實驗四:繼續滴加 BaCl溶液,至白色沉澱不再產生後,過濾分離出白色沉澱,得到透 明的無色濾液Z。 實驗五:在濾液Z中,滴入AgNO,溶液,則見白色沉澱,加入稀硝酸,沉澱不溶解。 張老師於詳讀實驗報告後,給謝同學些許的提示: ①硫酸根(SO2)會與Pb2+、Ba㎡+、Sr2+、Ca²+等陽離子形成沉澱物。 ②碳酸根(CO)會與除IA族陽離子之外的陽離子,形成沉澱物。 則根據上述報告, (1)原粉末中,一定沒有哪兩種物質?(從(A)-(F)中選2項) 及XD (2)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兩種物質?(從(A)-(F)中選2項) ESF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問一下會受國際制裁不就是因為那些大國對小國的壓迫🤔他大可不必用禁運 明知小國國家內部經濟已差

◎ 某高中提供公民與社會科線上學習教材,引導學生分組延伸探究。圖1和圖2是某 項主題的學習頁面,請據以回答下列問題: 1970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範 有核國家不得轉讓或協助製造核武器 同時推動核裁軍,但允許美、俄、中、 英、法五國,保留原有核武。聯合國後 來又推動禁核武條約,將核武器完全非 法化,獲多國簽署並於2020年底生效, 但前述擁核大國皆未簽署。 【學與思1】聯合國推動禁核,跟臺海 關係有何關連? 圖1 某中東國家在1980 年代因私自發 展核武器,遭到國際實施禁運的經濟制 裁。該國經濟發展因長期遭受國際制裁 而停滯,國內貧窮問題嚴重惡化,有超 過20%的學齡兒童,因貧困及缺乏資源 而無法就學。 【學與思2】該國遭到禁運制裁後,對 其社會結構和階層流動有何影響? 圖2 2 圖2所點出的學齡兒童就學率現象,最能做為下列哪個社會階層化論點的例證? (A) 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差異,極可能造成貧富階級間的仇視與對立 (B) 學齡兒童的就學率下降,說明經濟停滯導致兒童普遍失學問題 (C) 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問題,顯示國際衝突加深社會資源分配的結構性不平等 (D) 學齡兒童的就學率問題,反映全球體系內大國壓迫小國的國際階層化現象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