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歷史 高中

請問30題的B為啥不行~

[為題組 ◎資料一:「乾隆52年(1787年)林爽文事件之後獲得表揚,官府分類頒發『褒忠』給粵籍 的義民、頒發『旌義』給泉州的義民、頒發『思義』給漳州的義民,還頒發『 『效 義』給平埔族的義民。其實,在臺灣的族群中,客家人算相對弱勢,林爽文事件 之後的很多民變,發動者都是閩南人,於是減輕了義民信仰的傳承,加上粵民為 了爭取與鞏固社會資源、經濟利益與權力分配,也樂於與清廷官方合作,於是以 乾隆朝為分界,透過官方色彩文本的書寫詮釋,刻意將義民與客民劃上等號。其 次,客家人在與閩南人爭奪墾地時,常常被迫退到比較偏遠的二、三線地區,這 些地區在後來的都會發展與人口變動比較小,這也有利於維持傳統。」 資料二:「義民廟對客家族群而言,捍衛鄉土的意識已凌駕甚至取代原鄉意識,以致捍衛 鄉土有功的義民爺神格不斷上升,祭典規模也愈來愈大,信仰圈也不斷擴大,形 成土著他的宗教模式,且因時代變遷,義民廟的社會功能也不斷蛻變,從單純的 義民崇拜,逐漸具備了更多功能。例如教育方面,民國35年成立的新竹縣義民中 學,曾是全臺灣升學率最高、最著名的高中。目前義民廟也正在籌畫義民大學和 客家文化中心等。 29.根據上述兩則資料,如何說明現今社會普遍認為義民就是粵籍? (A)多次民變皆與政府合作,官方刻意形塑義民形象 (B)粵籍較能維持傳統信仰,因其地域關係變動較小 ↓ (C)因林爽文事件協助鎮壓,而成為官方認可的義民 (D)在外國勢力攻打的時候,負責協助政府抵禦外敵 30. 以義民廟信仰的歷史發展脈絡,與下列哪個發展雷同? (A)霞海城隍廟源自萬華的龍山寺,因械鬥失敗逃到大稻埕 (B)彰化南瑤宮分十個媽祖會廟宇,為中部四縣的精神中心 →規模、信仰圈越來越大? (C)路邊的大眾廟改稱為萬應公廟,而且不再有停棺返鄉者逐漸認同台湾本土化 (D)文昌帝君廟附設的讀書自學中心,給學子們念書的空間

已解決 回答數: 1
歷史 高中

請問A為什麼錯ㄚ

展~下週為題組。請在答題表格中作著。 噶瑪蘭族國寶級藝師專川家一人一花蓮新社4歲最高齡蔡師潘烏吉24日在睡夢中安輯: 「年紀最小也已經70歲,若無年輕新血接棒、噶瑪蘭祭儀文化傳承將面臨斷層壓力。 解說,她從4歲被選中擔任巫師,這令已表達80年,目前新社部落雖然尚有5名女巫師, 潘烏吉獲選女巫,肇因於10歲一場痛,時好時壞持續4年而無法治癒,14歲時,家人 我聽到阿美族巫師處穀除痛祭(PABAB)後營燈,因此被認為就是要擔任巫師的人選,經 3年學習女巫儀式,到了17歲鏡二度際級餐内可以看見靈球,18歲正式擔任祭師開始為人 對於現在沒有年輕女巫傳承問題、潘烏吉實深表憂心,據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 事長、慈濟大學助理教授潘朝成表示,潘島古越曾想訓練年輕女巫接棒,但因「看不到 靈」無法如緻,這也是阿嬤生前最大遺憾。 潘烏吉同時也是該級特有香蕉絲工藝資深藝師,去世前仍在新社香蕉絲工坊傳承編織 技藝,且她耳聰目明,遠高難度的香蕉絲接線等工作都能勝任,目前工坊中幾位中生代藝 師,都得到她傾囊相授,身體硬朗的她每天跳舞,還愛跟年輕人開玩笑,是大家的開心 果,因此頗得族人歡迎敬重。 2018年,Discovery頻道製作《臺灣部落寶藏2》專輯,潘烏吉在節目中也現身介紹香 蕉絲編織工藝,讓更多人認識噶瑪蘭文化,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時,阿嬤還親身現場示範香 蕉絲編織,老練的身手令現場來賓大為嘆服,如今這些都隨著潘烏吉離世而留在眾人記憶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19/01/25) 6關於歷史上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外來勢力進入前,臺灣原住民族自成世界,過著無文字的生活,族群間亦有明確的民族 觀念 (B)清廷治臺時,基於統治方便性,將臺灣原住民依納稅、服勞役與否區分成熟番、化番及 生番 日治時期伊能返 (C)日本政府首次對臺灣原住民進行人類學研究,但一直要到戰後,才正式完成原住民族的 分類 D戰後經原住民的爭取,1950年代政府即已修憲改稱原住民,並將其明確分為高山族與平 埔族。 17.根據上述內容,潘烏吉生前最憂心的事情有沒有如願,並請說明理由? 18在閱讀上述內容後,是否可歸納出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色,並請說明理由?

已解決 回答數: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