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公民與社會 高中

想問第7題的D是在哪一章有講到

4:22PM Mon Jan 29 x 00 Geography 分科魯 s " x 04-111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試卷... ( T D 項目 PQ (A)政府權力來自人民,若政府未保障人民權利與實現公平正義則人民可抵抗政府 (B)侵犯人民權利的惡法是國家暴力,人民以暴制暴對抗政府可彰顯惡法非法精神 (C)為免代議民主失靈,公民不服從與集會遊行都是人民平常維護憲政秩序的手段 0 (D)為保障政治平等,每個人基於自由意志都可以拒絕服從自己認為不正義的法律 某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選舉,可由各地最高層級的地方政府決定當地國會議員選舉 規則。有的地方政府採取得票最多者當選;有的要求得票數必須過半,若無人過半 就由得票較多的兩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對決。依據前述資訊判斷該國的中央與地方政 府權限劃分,下列推論何者最可能? (A)地方政府屬性是執行中央政府命令的行政機關 (B)地方有行政和立法自治權但司法權隸屬於中央 (C)憲法授權中央必要時得變更地方行政區域劃分 (D)憲法未明文列舉屬於中央政府的職權則歸地方 目 公民分科civil ethics 8. 小艾蒐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僅有的三份「歷史決議」,並整理出以下摘要表。此 摘要表最能夠佐證中國政治的何種特性? 文件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年代 1945 年 1981年 2021 年 內容摘述「毛澤東代表中國 產 擁護以鄧小平為代表 全黨全軍全國人民要 階級和中國人民代表的黨的正確領導 更緊密團結在以習近 A 黨的正確路線 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圍 令41%口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問這題為什麼不是B

同傳 ? 尤 這 訂 3 (B)國家推動全民健康保險 (C)給予失業者失業救助金、就業輔導等經濟協助 (D)修改集會遊行法,取消現行許可制改為報備制 133.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充滿爭議,加上隨著邦交國減少,令人民不安情緒更為加重;2018 年 有3個國家與我們斷交,2019 年索羅門、吉里巴斯也陸續與我國斷交,使得我國邦交國數目 愈來愈少。其實若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實施各項外交、貿易、金融、交流等,將會讓我國的 國際地位更有能見度;然而國際上還是有些自稱主權獨立但還沒有被普遍承認的政治實體, 甚至是零邦交國的國家,例如索馬利蘭,獨立已 28 年卻得不到任何國家承認,是全球唯一一 個零邦交國國家。請根據上文推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人民、主權、領土、政府為組成國家的要件,因此邦交國的多寡對一國完全沒有影響 (B)國際承認可以為國家地位取得更高的正當性,所以大部分國家仍會極力取得他國承認 (C)當一國有邦交國即代表世界承認其是國家,也可以加入聯合國及其相關組織 (D)當我國邦交國愈來愈少,我國將無法與他國來往交流,也無法參與奧運活動 Q34.2019 年以歐洲為主的 22 國大使遞交連署信函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呼籲中國停止在新疆以 Form No.:P1-03-04B 1) 描寫一個 軸長,b和 離太陽最充 點,如右圖 別稱為近 , Imina- 固橢圓的= 的算數平 知識 圓的 有點 固定 的 比 = a RC

已解決 回答數: 2
公民與社會 高中

可以講15題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創國際社會,世人體悟到「保障人權」是跨國性的議題,各國應該協商如何在完整各 自國家主權的基礎上,將基本人權列入國際規範約束世界各國。 1945 年聯合國成立,並在《聯合國憲章》中首指人權保障應為各國共同的目標,隨即在1948 年,聯合 國大會通過第一份世界性的人權保障文件:《世界人權宣言》。部分國家認為其具備國際習慣法效力,對各 國發生拘束力,但亦有認為其只是一個政治性的宣示指標。 1966 年聯合國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簡稱《兩公約》, 更具體化了人權保障之規範。前者關注在資本主義國家所重視的公民、政治等基本人權,包括生命權、宗教 自由、集會自由、選舉權、正當法律程序和公平審訊等權利;後者聚焦在社會主義國家所在乎的經濟、社會 及文化權利等各項權利保障,包括工作權、生存權、社會福利、健康及教育權益等。聯合國後續更以人權宣 言,兩公約為基礎,訂立多項專門性國際人權公約。從保障生命、自由與財產三大權利,擴展為社會權、平 等權及各種集體權利的人權體系。 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在2009 年批准《兩公約》並賦予國內法效力,主動宣示遵守《兩公約》內容。 公約內容與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不一定完全相符,但拘束之目的皆為保護人民的權利,以限制國家侵害人權。 2 14.龍騰高中林同學整理上述文獻後,將其作為小論文專題研究的主要參考資料。下列哪個選項最可能是 林同學的小論文研究名稱? (A)《憲法》與國家人權委員會權責之比較研究 (B)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國際社會的啟示 (C)《國際人權法典》對各國國家主權之影響 (D) 國際公約具備國際法或國內法效力之探討 A 32022年9月,年僅22的死因為「不恰當的穿著」,不符合1981年的頭巾法律, 而被伊朗「道德警察」關押虐死獄中,點燃伊朗女性及Z世代對政府的不滿,抗議示威迅及遍布全國。 若以《兩公約》所關注人權之內容作分類比較,下列何項權利與此次伊朗抗議示威運動所屬之公約分 類不同? (A) 為維護人類生命權益,懷胎婦女被判死刑不得執行其刑 (B) 公民參與政治、選舉投票之權利,應受國家憲法之保障 (C) 無分種族、階級,人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自由應受保障 (D) 人民皆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初等教育應免費普及於全民 第一代人權 15、新更久、救 th

已解決 回答數: 1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