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問這題為什麼不能把每個組合的機會成本算出來呢

四 ABLE 超市買東西,讓他減少了 一個小時的複習時間,但回來快速地複習 兩科,此時生產可能線將如何變動?請勾選正確選項並說明原因。 V BC 變動方式 生產可能線整體向內移動 □ 生產可能線整體向外移動 □ 生產可能線不會變動 多選題:每題 4 分,共 16分 221. 關於婚後的財產該如何分配,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若採取分別財產制,則毋須負擔另一半的債 務 (B)若沒有特別約定,則採取法定財產制V(C)若採取法定財產制,則無須負擔另一半的債務 若採取法定財產制,則由妻子負擔家庭生活費用,若採取共同財產制,則須負擔另一半的債務 022. 王老先生有塊地,平常在農地裡同時栽種了南瓜與葡萄,若在資源、人力 與時間都不變的條件下,同時栽種兩種作物的組合如右表,關於栽種兩種 作物的機會成本敘述哪些正確?(A)生產乙組合南瓜的機會成本將大於生 產丙組合南瓜的機會成本 (B)隨著產量增加,生產南瓜與生產葡萄的機會 成本都有遞增的現象 (C)生產葡萄乙組合的機會成本大於丁組合的機會成 本從表中的數據可見,王老先生生產南瓜與葡萄的生產可能線為一條 直線(E)隨著葡萄產量增加,背後要放棄的南瓜產量也將越來越少 組合 南瓜|葡萄 甲 1 14 12 (3) 9 43 ( )23. 花花同學利用彈性學習時間完成了一部漫畫的創作,除了上傳學習歷程檔案 50 NE 外,同學也打算委託出版社出版,印 1,000 本到市場上銷售。別班同學聽到了這個消息表示羨慕又敬 佩,並針對這件事情提出討論,以下哪些同學的想法是正確的? (A)甲:「同學委託出版社出版漫 畫,此契約屬特種交易,須符合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之事項。」(B)乙:「如果真的出版,我一 定會親自去書局買一本捧場,雖然我有7天鑑賞期,但我一定不會退貨。」(C)丙:「漫畫出版後, 1 原因 時間(資源)變少,能做的題目都變少了 乙丙丁 戊 (6) 5 0

待回答 回答數: 0
公民與社會 高中

麻煩幫我解釋第54題 答案是ABCE 麻煩幫我解釋D和E 這兩個選項 謝謝

理而足以維持整個社會秩序時,就沒有必要動用到刑法加以制裁。下列哪些做法屬於「刑法的 因争法的規矩,即可安多加以處 謙抑思想」的表現? (A)高中生打工,誤入竊賊集團擔任把風工作,检察官以参務勞動服務 的緩起訴代替有罪起訴(B)受工廠污染的民眾聚集抗,對维持秩序多察步指,多方以「社會 秩序維護法」代替刑法(C)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犯罪,法官以「缓 刑」代替「入籃」服刑 (D)有人騎機車,不幸毀棄、損壞路邊停放車輛,警方勸告雙方和解以 民事賠償代替刑事毀損 (E)遭偷竊珠寶的失主報案,警方以遺失財物叠纪,將「站」變「拾 獲者,以民法代替刑法 54 4 Ty政府「為保護因犯罪行為被害而死亡者之遺屬、受重傷者及性侵害犯罪行為被害人,以保障 一人民權益,促進社會安全」,制定《犯罪被害人保護法》。根據法律規定,政府應該設立犯罪被 害人保護機構,透過這些機構,犯罪被害人可獲得政府哪些協助? (4) 秦急之生理、心理等 療及安置之協助(B)偵查、審判中及審判後之協助(C)申請補償、社會救助及民事求償等之 協助 (D)調查犯罪行為人或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財產之協助 安全保護之協助與生理、心 理治及生活重建之協助 5. B)刑法第41條第1、2項規定:「犯最重本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之罪,而受6月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之宣告者,得…易科罰金。但易科罰金,難收矯正之效或难以维持法秩序 者,不在此限。依前項規定得易科罰金而未聲請易科罚金者,得……易服社會勞,请问制 於易服社會勞動,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以可避免入監服刑,维持既有的工作與家庭生活 香正犯人費用的财政支出(D)可促使犯罪人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公民與社會 高中

麻煩幫我解釋第8題~

下列有關犯罪與刑罰的敘述,何者正確? 以出精E日 確的規定(D)我國刑法中的主刑不包括死刑 4.1 表3-1 告訴乃言 6. 非告 乃 7. 任 以 罪(B)如果人類沒有制定法律,仍然會有犯罪的行为。”(C)去對於犯罪行為及刑罰皆有明 (A)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但只有壞人才會犯 LE 一個人的行為是否係犯罪行為,應依據什麼標準來認定? 合刑法的構成要件(C)檢察官的起訴書(D)人民公投 (A)警察調查的證據(B)是否符 刑事上刑罰相較於其他法律的懲罰更加剝奪受刑人的權利,不論是生命、身體自由權等,故 刑事訴訟在程序上提高刑事被告人權的保障程度。因為刑事訴訟法明白揭示下列哪一項? (A)三權分立(B)三級三審制(C)無罪推定原則(D)審檢分立 C)國家基於獨立主權而設立刑罰權,對犯罪行為人資行刑事制裁,其主要目的是什麼?(甲保 障人民的各種利益與目的(乙)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與和諧(內)促進經濟的成長發展與穩定丁) 矯治犯罪行為促使再社會化。 (A)Zi (B)(C) ( (C)主張藉由刑罰的痛苦菜屬犯罪的影響,認為犯罪行為能以這當的刑罰,可以填補被害 人及其親屬心理上的痛苦,使被害人因此平息其私念。上述論點應為何種刑罰目的的主張? (A)一般預防(B) 特別預防(C)應報理論 (D)刑期無刑 立法院於2008年12月30日三讀通過刑法第41條第2項規定:「得易科罰金而未聲請易科罰 金者,得以提供社會勞動六小時折算一日,易服社會勞動。」此舉對無力繳納罰金的犯罪人, 提供另一項處罰機制的選擇,勞動服務的內容廣泛多元,例如老人照護、環境清潔、社區巡 守等符合公共利益的無酬服務。請問關於易服社會勞動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可避免社會勞動人口入監服刑,維持既有工作與家庭生活(B)可舒緩監獄人滿為患的窘境 (C)可對服務對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國庫收入(B)可促使犯罪人從監禁的消費者變成提供 勞動的生產者,回饋社會、造福鄉里 9. 下列關於刑罰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國家具有對犯罪者實行制裁的權力,也是國家主 權的一種顯現(B)國家的刑罰權,其可保障人民的利益與自由,並維持社會秩序(C)刑罰 權可保障人民權利,但相對的也可能成為侵害人權的工具(D)為維持社會秩序,對所有違反 規範的行為,都應列入刑法中 ( )為維護刑事審判之公正、合法、迅速,保障人權及公共利益,立法院在2010年4月23日三 吴隨人權之目的,國家應建 BA 被 被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