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PromotionBanner
國文 高中

為什麼不是選A(我選A的想法:食物帶給我童年的聯想,想到母親做著菜的樣子)所以才選的,求解

現代又 从成炭樣吉祥菜 唐魯孫 比較論場面的筵席,頭菜總要用魚翅才有光彩。可是上品魚翅,貨高價昂,所以知好小 酌,率多改用魚肚,一則表示自己人不見外,二則袁才子在《隨園食譜》裡常說雞鴨魚蝦實用 之材,鮑參肚翅虛名之士,肚翅同仗釀汁腴煨燉,如果出自烹調高手,同樣澄清百品,列為珍 味,不過有些人祇知魚肚好吃,可是魚的那部位還不甚了了。其實說穿了,魚肚就是魚鰾。魚 的種類多,魚肚的品質自然龐雜,其中以鰲魚的魚肚品質最高;而潮汕海豐一帶的產品更稱上 選。聽精於醫道的前輩們說,魚肚功能益氣補中,早年廣東富貴人生產坐蓐,講究送燕窩、銀 耳、魚肚、大烏給產婦進補。繁魚又別稱鰲魚,送人滿月禮用鰲魚肚,又含有貴子連生、鰲頭 獨占意思在內,這種善頌善禱的意味,您瞧有多麼深遠。魚肚當然是先用上湯煨足,然後蒜頭 瑤柱燜妥,厚而不膩,質爛味醇,這是一道火候菜,在名家調教之下,當然異常出色。 (節自《酸甜苦辣鹹》,大地) 6.閱讀上文,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A)知心好友小酌時,多用魚肚取代魚翅是取其肉豐實在,並可藉此象徵友情的穩固 吉林認為鮑參肚翅乃虛名之士,是因其口感濃腴,反不如雞鴨魚蝦來得平實有味 最高

已解決 回答數: 2
國文 高中

國文題目 想請問9、10題🙏🏻

7. 土采 和心境,比較多的方式是把個人的記憶寫自傳,類似款 以筆觸來回顧當時之感受與想法。」依據上文,關於「書寫治療」的敘述,最適當的 (A)是一種新出現的文學類型 (B)內容好壞要視寫作者而定 (C)要由醫生和病人一同完成 (D)能夠幫助寫作者省思人生 10) 單選混合題組(每題10分,共 30 分) 8-10 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 8-10題。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鬱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 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柱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 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成孫承祐之池館也。」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 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倚,號「滄浪」焉。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幹,光影 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 ) 予時榜小舟, ,幅巾以往,至則灌然忘其歸。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 嚴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鑑錄利害相磨夏,隔此真趣, 不亦鄙哉!(蘇舜欽〈滄浪亭記〉) 9 ? 9 J 8.「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幹,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 尤與風月為相宜。 CHOV 關於這段文字的解讀,最適當的是: TA畫作內容生動,令人讚歎不已 (B庭園造景秀麗,增添讀書樂趣 (C)山水景色宜人,使人心曠神怡 (D)風水搭配奇絕,堪稱地靈人傑 9 o 9. 下列文句中,詩人的感想與上文末段最接近的是: (A)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虚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B)洞房昨夜停紅燈,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浅入時無 (C)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D)大鹏一日同風起,扶摇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 C 10. 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滄浪亭,建在一塊荒地的北面,這塊荒地有其「自然風光」與「人文風 貌。請參考示例,依據文中的敘述,具體描述此地的「人文風貌」,勿直接引用原文。 特點 具體描述(25 字以內) 自然風光 【例】三面臨水,地勢開闊,四周有林木環繞遮蔽 1 | 「滄浪亭」建地」 | 同人称 人文風貌 | 业 | 苏 司 606215 1-2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第14題,求解,謝謝🙏🙏

9 门厅、1,1取以L 孟子去,充路問曰:「大了」若有不豫色然(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過山 13. BM、(之武退秦師〉一文,其文句表達技巧,說明適當的是: (A)《春秋》「晉人、秦人圍 鄭」,孔子不用替侯秦伯的稱呼,表達對諸侯僭越的批評 (B)「晉軍函陵,秦軍南」暗示兩國 戰略不同,故駐紮在兩處,代表攻戰方式多元 (C)「夜總而出」描寫燭之武身手俐落矯健,重 點在凸顯他是一個武功高強的江湖俠士(D)「子犯請擊之」傳達晉國君臣毫不留情,營造窮追 猛打、積極打壓對手的緊張氛圍 14.下列文字為 古代史書發展簡述,閱讀後,選出搭配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的出現,除了代表史書的發端,亦是散文的第一部著作。而孔子根據魯史而編成的 (乙),孟子稱其書成而亂臣賊子懼。(丙)承(乙)而成,以記事為要。太史公以紀傳 體撰寫(丁),此種體例成為後世正史的必要條件。 (A)(甲)應填《易經》,五經之一 (B)(乙)應填入《左傳》,編年紀史 (C)(丙)應填入《春秋》,分 國記載(D)(丁)應填入《 史記》,記人為主。 二、閱讀題組(每題3分) 15~16題為題組 讀下文,回答 15~16題。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 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 :

已解決 回答數: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