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國文 高中

這題重點不是“文野程度”嗎?

A 6「美國婦人之地位,在萬國中比較為高,試舉數端如下。凡男子相遇於道中,點頭而 已,惟遇婦女,則必脫帽為禮。在昇降機室中,一婦女進,則眾皆脫帽。地下電車, 坐位既滿,一婦進,男子必起讓坐。繁文縟禮,如見大賓,然此不徒對於上流社會 為然,即尋常婦女亦莫不如是也。女尊男卑之風,非僅遊美者之言,即美國人亦自 謂然也,故有恆言曰『欲驗一國文野程度,當以其婦女之地位為尺量」。試觀亞洲婦 女之地位,較之歐美實大相徑庭,故亞洲文明不能與歐美並駕齊驅,其信然也哉。」 (林獻堂《環球遊記》)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美國婦女不限身分階層,地位較高是普遍風氣 (B)昇降機中即使仍有空位,男性也須讓位給婦女 (C)作者認為女尊男卑的風氣是繁文縟節,不應取法 (D)歐美人士常批評亞洲文明低弱的原因是男尊女卑 B 7「大水河,流到舊鎮的這一段,河岸河底,全是清淨的黑沙。我們在沙灘上找一個個 橄欖型的小洞,用手一挖,就挖出一個個黃澄澄的蜆子。最令我懷念的是那裏的渡 船,渡船二十四小時服務,不論晴天或雨天,船夫都守在渡船上。那以後,大水河 也漸漸改變了風貌。先是上流山區,濫伐森林,不能保持水分,而且有大量泥沙流 下來,使河水淤淺。人們也在上游建築水壩,把河水引導去灌溉。平時下游沒有水, 一旦颱風來臨,水壩開始洩洪,雙管齊下,幾乎把舊鎮這個大竹筏沖走了。然後, 有人開始採砂石,在河上架橋。自從有了橋,就不容易看到船影。然後,人們開始 把污水流進大水河裡。以前,我在河裡游泳,喜歡放低眼睛,使視線接近水面。那 樣子,我會覺得河面特別寬,特別大。水從很遠的地方流過來,流到很遠的地方去, 讓我想起很多事。」 根據上文,作者最想表達的是: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請問第9題 乙歌為啥是國風啊 國風不是指跟當地有關的特色嗎

第 3 頁 共 14 頁 ①嗣音:繼續傳寄音訊。 ②挑兮達兮:往來貌。 8-9 為題組。閱讀甲、乙二詩歌,回答 8-9題。 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乙 我低著頭/你出的題目/我都不會做/頭有點痛/看見你我就/緊張三分鐘/我怎麼聽不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怎麼猜我都猜/猜不透你的心/你給的愛情習作/讓我猜/猜不透才兩分鐘/就踏進浪 還是迷惑/你的心總是/讓人搞不懂/那是什麼/剛剛那個表情/代表什麼/想要在你左 右/想要陪你做夢/想要抱著你說/我的心很寂寞/不知道為什麼/你要什麼到底說不說 (〈愛情,習作〉/作詞:鍾成虎;作曲:盧廣仲一 8. 下列對於甲、乙二詩歌的詮釋,最適當的是: (A)從甲詩「縱我……子寧……」詩句,可以看出主人翁的厲聲責備 ( BZ歌的主人翁因為猜疑而惹得心儀之人生氣疏離,所以覺得寂寞 (C)甲乙詩歌的主人翁,皆沉浸在朝思暮想且在意對方的愛戀狀態中 . (《詩經·鄭風·子衿》 (D)甲乙詩歌皆透過主人翁揣測之苦,表達對於愛情應信任忍耐之情 9 下列關於《詩經》與乙歌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詩經·國風》多民間歌謠,反映風土人情;依據乙歌的內容,可歸入「國風」 (B)《詩經》以重章複沓之形式,表達一唱三嘆的效果;乙歌表現的形式亦與之相同 (C)《詩經》文字樸實,具溫柔敦厚的教化功能;乙歌強烈批判傳統社會之禮教束縛 (D)《詩經》可興觀群怨以疏通民情;乙歌藉男子口吻抒發痴情,表現「觀」的功能 10 11 ASAR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想請問C D的答案 謝謝~

(C)鹿港 (D)臺南 10 一位臺灣的宗教人士解釋其宗教理念:「過去修道人以住到山林、住到偏僻、沒有人 煙的地方為好,現在不是了,現在社會交通便利· 來社會的發展,必然是一個講究服務的社會,誰能為人服務,誰就能存在;誰不為人 ·要重視與社會的因緣關係……未 服務,就會慢慢被淘汰。」下列對於這位宗教人士及其宗教理念的說明,何者正確? (A)這位宗教人士屬於正一道x 道教 (B)該宗教人士可能會祭拜無生老母x齋教 因緣 > 佛教用語 (C)其理念在戒嚴時代不被政府認可已很昌盛 (D)其宗教理念可以稱之為人間佛教程極入世? DC 11 學生擔任國際教育大使,帶領來訪外賓參觀臺北龍山寺。當外賓看見龍山寺正中央祭 拜觀音,後面又有關公、媽祖、保生大帝等各種神祇時,詢問學生這些神祇屬於什麼 宗教?下列何者應是最恰當的回答? (A)屬於佛教,因龍山寺主祀觀音,而觀音為佛教神祇 O (B)屬於道教,因關公、媽祖、保生大帝均為道教神祇 11 (C)屬於民間信仰,道教神祇大多被併入佛教神祇之下 (D)屬於民間信仰,佛教與道教神祇共同受到民眾祭拜 D 12 日治時代在臺灣鋪設許多鐵路,所採取的軌距多為 1067 mm 或 762 mm 的規格,也 就是俗稱的窄軌。相對於 1435 mm 的標準軌,窄軌的優點是軌道需求的空間較小 鋪設成本較低,可適應較大的坡度,而缺點自然就是車廂空間較小。根據前文,當日 日本選擇窄軌的主要目的可能為何? (A)提升鐵路載客量 (C)同化山區原住民 (B)與國際社會接軌 (D) 方便運送原物料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請問為什麼錯🙏

。 溪人尊奉清水祖師, 121 中國人一向尊重地方上的山川神祇,閩粵移民也不例外,於是村村里里都有土地 公廟,廟與廟之間有一定的疆界,反映現實社會的鄰里關係。同時,為了防止當地的 惡靈精怪作祟,而有驅邪趕鬼的「王爺」信仰以及「茄苳公」、「大樹公」、「石頭 公」等信仰;為了紀念為地方福祉而犧牲生命的人,而有「義民廟」。 (A) 義民信仰與移民的歷史息息相關,被渡海先民視為原鄉守護神 (B) 廟宇建物演變深受經濟影響,商業興盛之地往往較有宏闊格局沒提到 (C) 青山尊王廟位居萬華,由此可推知惠安人有在萬華墾殖的痕跡 (D) 土地公信仰能夠超越移民者的省籍,進而成為族群融合的關鍵 8 依據下文,關於中西方對於「自我」的認知觀點,敘述最適當的是: 西方人採取了外在超越的觀點,把人客觀化為認知的對象,人既然化為認知的對 象,則多方面的分析即是必然的趨勢。這種分析方式一方面雖加深了我們對「人」的 了解,但另一方面也不免把完整的「人」切成無數不相連貫的碎片。中國人則從內在 超越的觀點來發掘「自我」的本質;這個觀點要求把「人」當作一有理性、感情、意 志、欲望的生命整體來看待。整體的自我一方面通向宇宙,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另一 方面則通向人間世界,成就人倫秩序。孔子通過「仁」來認識「人」,便是強調一個 整體的觀點。(參考改寫自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A) 西方分析自我的方式較缺乏內省,但較為客觀全面 (B) 西方哲人都是將人客體化變成認知的對象予以分析 (C) 除了個體之外,中國人亦重視人與外界的互動關係 (D) 中國人自我修養目的在求取人倫與宇宙秩序的和諧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請問有人會這題嗎?15題

) 14. 閱讀下文,下列對於本文文意的敘述何者正確?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 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 劉義慶《世 說新語. 惑溺》) (A)王安豐有名士風範,不拘禮法 (B)王安豐婦的反脣相譏,造成夫妻情感破裂 (C)王安豐遂恆聽之是因其婦之言合於夫妻情理 (D)彰顯王安豐能居卿位,是由於 有虛心納諫的美德。 ) 15. 關於下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劉義慶)為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義,才詞雖不多,然足以為宗室之表。 受任歷藩,無浮淫之過;唯晚節奉養沙門,頗致費損。少善騎射,及長,以世路 艱難,不復跨馬,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大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 請為衛軍諮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為辭章之美,引為 佐史國臣。太祖(宋武帝)與義慶書,常加意斟酌。(《宋書.宗室.劉義慶 傳》) (A)劉義慶晚年遁入空門,不問政事 (B)劉義慶個性簡樸恬淡,才高八斗 (C)劉義 慶喜招文學之士並予以重用 (D)宋武帝與劉義慶兩人常合編著作。 ) 16. 阿慶在閱讀下文後,列出幾項重點,何者說明正確? 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起初在社會上很有勢力,後來遭執政者 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的名士, 就不敢再議論政治,而一變為專談玄理。清議而不談政事,這就成了所謂清談了。 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時在社會上卻仍舊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 士的資格;而《世說》這部書,差不多就可以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書。 ( 魯迅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高中

想問第八題的B選項指的押韻是在哪裡呢?

要看 皇帝 玉, 考場 世紀 人深 之即 中有分從風裡來,楚歌從清芬裡來 (D)據說 你喝一斗酒/可以寫詩百篇/在長安市的酒家沉沉睡去/皇帝來喚 你也不應/ 你說/我是酒中的仙/原不侍奉你們人間 現代詩 聞一多先生的書桌 聞一多 筆洗說他分明是盛水的,/怎麼吃得慣臭辣的雪茄灰;/桌子怨一年洗不上兩回澡,/墨水壺 說「我兩天給你洗一回。」/「什麼主人?誰是我們的主人?」/一切的靜物都同聲罵道, /「生活若果是這般的狼狽,/倒還不如沒有生活的好!」/主人咬著煙斗迷迷的笑,/ 「一切的眾生應該各安其位。/我何曾有意的糟蹋你們,/秩序不在我的能力之內。」 (節自《現代中國詩選》,洪範) C₂7.1 BC 7.有關本詩的賞析,最不適當的是: (A)以擬人化手法賦予靜物生命,讓書桌上的文具對主人發牢騷 (B)由詩中的對話內容判斷,作者的書桌應處於凌亂不堪的狀態 (C)藉「倒還不如沒有生活的好」控訴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亂象 (D)作者幽默地把書桌的狀態歸因於身不由己、不可抗力的天意 8.有關本詩結構與格律的分析,最適當的是: (A)每節四行,每行十字,形式頗為整齊 (C)句式整齊,呼應文具各安其位之現象 失序 (B)每節第二、四行押韻,講究聲韻之美 (D)每行句末平仄聲交錯出現,鏗鏘有力

已解決 回答數: 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