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求第4、5題🙏感恩

【一】單選題/每題6分,共60分 2 1.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何者錯誤? (A)溶液是由純物質所構成的均勻混合物 液不一定可以導電 (C)溶液的組成可以變化(D)溶液在常温、常壓一定為液 (E)18K 金亦為溶液。合金(液態) C2.消基會抽樣檢測市場水果零售販,發現提早上市之「黑鑽石蓮霧」含某種農藥 量如下:抽樣 500克蓮霧,檢測分析殘存農藥0.048克,則該農藥殘餘為若于 (A)48 (B)50 (C)96 (D)480 (E)500。 0.048 x16 0.648 = 500.048 C 3.試計算3.5升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 g/cm3)中,所含硫酸的莫耳數,下 H2504. DV=M500+0.048 1.84 1288 D 生 何者正確?(S=32、O=16) (A)1.84×3.5×1000 (B) 2+96=98. 1.84x3.5x1000 (C). 1.84x3.5x1000x98% 15000 64 98 98 DJ -3.5x1000x98% 3.5x1000x98% (M 1.84 98 C④欲將x%的某酸性水溶液w克稀釋至y%,則需加水若干克? 2 分子 3.5-X x100 w(x-y) ·克。 3,5(1) 六 xxy. x% = W = 1% : (W-Z) (A)克(B)兰克(C)克(D) 克(E) wy y WX w Wix-y 3 8 x = x to. ③ 自來水中殘氧(氯氣)之濃度為1ppm,惹以體積莫耳濃度計算應為若干M1 (A)1.4×10-5 M (B)&&10-M (C)2.1×104M (D)2.8×10+M (E)3.6×10-3 7 6. 配製 0.50 M氫氧化鈉水溶液的下列各項方法中,何者最適當?(Na=23、 H=1) (A)用電子天平稱2.00g氫氧化鈉置於100mL 燒杯中,加水使溶 40(mol 23+ 80 (與100mL的刻度齊高(B)用三樑天平稱2.00g 氫氧化鈉置於100mL 201 400 0.08 (me) 水使溶,再使水面與瓶頸上刻度齊高 (C)用三樑天平稱1.00 g氫氧化鈉置 形瓶中,加水使溶,再使水面與50mL的刻度齊高(D)用1升燒杯將1.0 000 化鈉溶液注入至刻度500mL處,再加水至1升之刻度處 (E)用電子天平 氧化鈉置於50mL 燒杯中,再以量筒量取50mL水倒入燒杯中攪拌即可 ⑦7 餐桌上放置一罐某品牌的運動飲料,包裝鋁罐表面印有營養標示及所含句 唯在營養標示欄中,鉀毫克數的印刷位置受到磨損而看不清楚。試推斷出 克數)是多少?(K=39) (A) 營養標示(每100 mL) 熱量 30.63 kcal 0.00 SJ 13.5 195 陰離子 168

待回答 回答數: 0
化學 高中

問20題!! 求各位大神解惑

類別:116-118 科目名稱:化學 林園市立內壢高級中學112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定期考查试卷 科目代號:12 座號: 781 17-18 All 88 字面的兩個恒圈中有一個為水,另一個則為二氧化破,請先判斷後,再回答下列問題: P 力 00.. (stem) 1 14.V 73 九 (46) $2 -78-57 17.下關茶花何者正確? (A)乾冰熔化時,體積會有膨脹的現象 溫度(℃) (B)增加壓力會使液態二氧化碳沸點上升、熔點下降 B 溫度(°C) (C) E點為二氧化碳的三相點,在此點可觀察到固、液、氣三態共存 (2)F點為二氧化碳的臨界點,當溫度、壓力大於此點時可成為超臨界流體 (E) 常溫(25°C)、常壓(1atm)下,對二氧化碳氣體加壓至70 atm可得到乾冰 下列關於水相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當溫度大於-57℃、壓力大於5.2 atm時,即可成為H2O(aq) -18 (B)若壓力愈大,液態水存在的溫度範圍愈大 (C) 由圖可知在高山上烹煮食物能較快煮熟 (D)若壓力升高,水的凝固點、沸點上升 19~20為題組題 (E) 由A點至B點體積會膨脹,是因粒子數變多 層析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簡便方法。其中以薄層層析(TLC)矽膠片作為固定相者,稱為薄層層析法。常見操作 步驟如下圖;首先用鉛筆在TLC片上,距上、下綠適當距離處(約0.5公分)各劃一條細線,然後用毛細管 點好樣品後,再放入裝有適當展開液之展開槽中進行分離。實驗結束後,科學家們常會使用比移植(Rf值, retention factor value)進行結果分析,它的計算方式是利用各呈色點的中心位置移動距離為分子,展開劑移動 距離為分母所得到的一個比值。Rf值為該化合物於此展開劑的特性,可藉此與他人比較、判斷物質的種類。 Solvent front B 19. 下列有關於此實驗操作流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7.2 8.4 乙 (A) 滴到 TLC片起始線上的液滴大小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 若使用易揮發溶劑進行層析,需準備一密閉式容器,以免溶劑揮發影響實驗結果 (C)待物質甲移至所設定的終點線後即可將TLC片取出並記錄時間 (D) 點樣前劃線的筆改為水性原子筆,可使跑片後的結果更加清晰 (E) 點樣時,應使用毛細管點在起始線下方,不可高於起始線 20. 根據上述文章與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此混合物是由甲、乙兩種純物質所構成 C (B)物質乙的R值約為0.17,代表其與展開劑溶解度較差 (C)物質甲的Rf值約為0.42,此值不會因展開劑移動距離而改變 (D) TLC 片是藉由毛細現象將燒杯內的展開劑吸附至濾紙上方 Baseline 11.4 選 手 (E) 層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質之沸點不同而分離 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40分,錯1個選項得2.4分,錯2個選項得0.8分,錯3個選項以上及未作答者得 21. 下列哪些物質在常溫常壓下加熱時會發生昇華的現象? (A) 汞(B)碘(C) 乾冰 (D) 萘丸(E) 碳酸鈣, -1.6 2019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