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求詳解 謝謝謝謝

年級:一組別:110-118科目名稱:化學 17~18為超級題 下面的兩個相圖中有一個為水,另一個則為二氧化碳,請先判斷後,再回答下列問題; (02 力 力 (atm) (atm) 臨界點 73. 固類 液態 5.2 E A • B 溫度(℃) -18-57 31溫度(℃) 7、下列關於二氧化碳的敘述,何者正確? (A)乾冰熔化時,體積會有膨脹的現象 (B)增加壓力會使液態二氧化碳沸點上升、熔點下降 (C)E點為二氧化碳的三相點,在此點可觀察到固、液、氯三態共存 (D)F點為二氧化碳的臨界點,當溫度、壓力大於此點時可成為超臨界流體 (E)常溫(25°C)、常壓(1am)下,對二氧化碳氣體加壓至70 atm可得到乾冰 18. 下列關於水相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當溫度大於-S7℃、壓力大於52am詩,即可成為H.C(a) 低氣壓 (B)若壓力愈大,液態水存在的溫度範圍愈大 (C)由图可知在高山上烹煮食物能較快煮熟 (D)若壓力升高,水的凝固點、沸點上升 19-20為題組題 (E)由A點至B點體積會膨脹,是因粒子數變多 層析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簡便方法。其中以薄層層析(TLC)矽膠片作為固定相者,稱為薄層層析法。常見操作 步驟如下圖:首先用鉛筆在 TLC片上,距上、下綠適當距離處(約0.5公分)各劃一條細線,然後用毛細管 點好樣品後,再放入裝有適當展開液之展開槽中進行分部。實驗結束後,科學家們常會使用比移植(Re值, retention factor value)進行結果分析,它的計算方式是利用各呈色點的中心位置移動距離為分子,展開劑移動 距離為分母所得到的一個比值,R值為該化合物於此展開劑的特性,可藉此與他人比較、判斷物質的種類。 展開 7.2 8.4 甲 Solvent front 19. 下列有關於此實驗操作流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滴到TLC片起始線上的液滴大小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 (B)若使用易揮發溶劑進行層析,需準備一密閉式容器,以免溶劑揮發影響實驗結果 (C)將物質甲移至所設定的終點線後即可將TLC片取出並記錄時間 (D)點樣前劃線的筆改為水性原子筆,可使跑片後的結果更加清晰 (E)點樣時,應使用毛細管點在起始線下方,不可高於起始線 20.根據上述文章與實驗結果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混合物是由甲、乙兩種純物質所構成 (B)物質乙的R值約為0.17·代表其與展開劑溶解度較差 (C)物質甲的R:值約為0.42,此值不會因展開劑移動距離而改變 | Baseline (D)TLC片是籍由毛細現象將燒杯內的展開劑吸附至濾紙上方 (EY 層析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質之端點不同而分離 二、多選題(每題4分,共40分,錯1個選項得2.4分,錯2個選項得0.8分,錯3個選項以上及未作答者得0分) 21. 下列哪些物質在常温、常壓下加熱時會發生昇您的現象? 2018 (A) 汞(B)(C)乾冰(D)茶丸(E)碳酸鈣 CD.B Kr 18 8114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
地理 高中

想請問這題要怎麼判斷?謝謝

2第二章 地理資訊和 )9.下列新聞標題所關心的議題,何者不適合作為田野調查的主題? B(A) 華視新聞〈搶救大潭藻礁 環團赴桃園市府陳情〉 (B) ETtoday 國際〈全球濕地 100 年消失7成 2050年57億人活在缺 水危機下〉開車c (C) 聯合新聞網〈手套博物館加入 彰化觀光工廠增至12家〉 (D) 經濟日報〈2018 地質嘉年華 踏近燕巢泥岩迴響熱〉 國家教育研 一)10 泰勒與同學們在三義火炎山進行田野實察,下列哪個流程最不可能是 他們當下在做的事? (A) 拍照記錄火炎山的地質 (C) 統整並撰寫實察報告 (B) 在地圖上定位觀測點 (D)將現地狀況和文獻資料作驗證。 題組題 (每題 4 分,共 16分) D18 年 9 月初,颱風「燕子」以「非常強烈」的等級登陸日本,各地陸續傳 災情。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北海道地區發生7級強震,接近震央附近的 真町吉野丘陵發生大規模山崩,北海道電力公司泊核電廠在第一時間將外部 源斷電,以防萬一。請依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2) 1. 若北海道當地政府要緊急疏散泊核電廠周邊5公里的居民至安全區 域,需利用何種 GIS 分析法? (A) 查詢分析 (B) 地形分析 (C) 最佳路徑分析 (D)環域分析。 ) 2.發生災情時,救護人員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救災,請問救 人員需利用何種 GIS 分析法? (A) 疊圖分析 (C) 環域分析 (B) 地形分析 (D) 最佳路徑分析。 岳、小樺與小鴻想做一份文山區煤礦產業的報告,除了需積極蒐集資料夕 要實地走訪進行田野調查來完成報告。請回答下列問題: )3. 下列是他們三人分工合作的情形,請問何者屬於一手資料? (A) 小岳查閱文山區誌了解文山區煤礦產業的歷史 (B) 小樺實地訪談當地居民關於煤礦產業的事蹟 寻文山區拉的蹤跡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地理 高中

山脊線在DTM要如何判斷

DENTAL SABER (縣市行政界)(回答 縣市區界、縣市地圖, 能表達出縣市空間資料 換站點資料,此時還需套疊臺灣縣市行政 的意涵等答案皆給分); 分析」、「套疊分析」、「疊合分析」為專有名詞,寫錯別字不給分。 差異。故甲資料應為臺灣縣市行政區界圖,乙分析 「行政區界」,可能包含「鄉鎮」或「村里」等尺度,故為不給別 乙:疊圖分析(回答 「套疊分析」、「疊合 分析」等答案皆給分) 垂直分工」由「電池產品,上游的電池原材料以及中游的電池芯多在日韓製造,只有下游的電池模組才是臺灣廠 工」、「空間分工鏈」等為不給分答案。 商所生產」可知其生產流程符合垂直分工類型。「垂直分工」為專有名詞,寫錯別字不給分。「國際分 第三部分:試辦考試、參考試卷 (B) 網格中最高點為 3,283 公尺,最低處為2公尺,兩地的距離約為 7~8個網格長寬的距離,故選擇 (B)。 見解 如圖(深色區塊)稜線為山脈脊線所連成的線條,該地形的兩側 析 地勢較低。 8 10 2 10 6 24 16 24 41 88 29 19 87 53 217 1106 1177 2104 3249 2970 2293 670 144560550 137521843283 1962 1671578 278 479 1074 2001 2460 2319 2670 1271 550 91 522 1291 611 2357 2410 1649 969 75 264 418 1576 2484 2157 1687 287 564 221277777 2189 19112711 988|173 101 185 1674 21891249255 | 375 714 17852079 1904294 124 50 72 68 35 82 6 254 88 寫出以下一種答案與理由即可 雨區範圍 1,100 平方公里 估算過程或理由 計算迎風坡網格(不包含稜線)有 11 格 × 每格 100 平方公里,得之 1,900 平方公里/計算迎風坡網格(包含稜線)有 19 格 × 每格 100 平方公里,得之; 1,500 平方公里/計算迎風坡網格有 11 格,加上稜線僅計算一半的迎風坡面(8格×1÷2=4格),故總計有15 × 每格 100 平方公里,得之 (1) 稜線「不」計算在雨區內,故雨區為迎風坡的 11 格網格,一格為100平方公里,故答案為1,100平方公 里。 (3) 考量到稜線兩側有迎風坡與背風坡,因此將稜線「一半的迎風坡」計算在雨區內,故雨區為迎風坡的 11 (2) 稜線「完全」計算在雨區內,故雨區為迎風坡的11格+稜線8格,一格為100 平方公里,故答案為: 1,900 平方公里。 泉4格,一格為100平方公里,故答案為1,500平方公里,

已解決 回答數: 1
化學 高中

108指考第六題 請問D選項,為什麼解答說不反應?H2O2不是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嗎?

pur min.com.tw 步驟中,加入的試劑X是什麼? (B) HSO3 (C) NaOH (D) H₂O₂ (E) (B) ・選修化學(上) 第5章 氧化還原反應 選修化學(下) 第6章 無機化合物 ·測驗考生是否具備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觀念,以及碘的性質 中 鹵素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多扮演氧化劑的角色,在酸 定,在鹼性條件中則易發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 (A) ①:I+HCl→ 不反應 (B)H.SO, 可作為還原劑與I反應Ⓤ:I+HSO3+HO→2 HO,可作為氧化劑與HI 反應:2HI+HO: →I+2H (C):31 +6OH →SI +IO +3HO 在鹼性條件中②:I+HO: → 不反應 (D) : +HO: → 不反應 (E): I+ I → 不反應 故試劑 X 為 H.SO。 B 草稿 -De D Q x Lo mattth 09-108指考化學試卷定稿 physical 1₂ 黃褐色 6. 在①的步驟中,加入的試劑 X 是什麼? (A)HCl (B)H,SO3 (C)NaOH 7. 在③的步驟中,加入的試劑 Y 是什麼? (A)HCl (B)H,SO3 V x chemistry 無色 (C) NaOH T 化學考科 6-7為題組 做完秒錶反應後,為了要同學探究實驗過程中的試劑與其化學反應,張老師又 用一個燒杯,演示了一組實驗。簡要過程如下:取一個盛有去離子水 100 毫升 的大燒杯,放置於攪拌器上,使燒杯內的水穩定攪拌,然後滴入碘酒,使溶液 呈現黃褐色。 ④加入鹽酸溶液,黃褐色復現 fe ①加入X試劑,黃褐色褪去,溶液呈現無色。 ②加入雙氧水,黃褐色復現。 ③加入Y試劑,黃褐色褪去,溶液呈現無色。 其流程如右圖,①②3④為 反應過程序號,依據實驗回 答6-7題: Red +X +HzOz + Y +HCl 1 4 Fő 黃褐色 (D) H,O, 3 無色 1₂ → 1- x (E) 1₂ 09-108指... PE 共7頁 Da 黃褐色 (D) H,O, (E) I, 8. 林同學以儀器量測某穩定元素,其組成為雙原子分子,測得其分子量僅有 158、160 及 ✓ 162 三個數值,且對應的分子含量比約為1:2:1。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A)此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其對應原子量為79、80和81 x2 (B)三個分子中,對應分子量為162的分子所含質子數最多 103 81+79.

已解決 回答數: 1
化學 高中

請問加過量氨水不是Al分離出來嗎

22~24題為題組 有機物的官能基鑑定可藉由添加某化學物質,進 而區別兩種相異官能基的同分異構物,例如:銀鏡反 應,乙醛的銀鏡反應式: CHCHO+2 +3OH- ->>>> 乙+2Ag↓+4NH3+2H2O 又無機物也能用化學物質進行鑑定,同時進行分離。 例如:混合液含有AgFe及AI,則可以圖 5 的 流程圖加以分離和鑑定。 22 寫出「甲」、「乙」、「丙」、「丁」中主要化學 物質的化學式。(各1分,共4分) p 22 甲 上卡拉() Ag、Fe及Al混合液 乙 丙 丁 Allor/a A glNH]) == CH3 Cook 田 Alets AgCl Agos Alloys Al(OH)4 加入 過量 HCl(aq) H₂O +8 (C)深棕色 (D)淡黃色 (E)深綠色 23 「戊」水溶液的顏色為何?(2分) (A)藍紫色 (B)血紅色 24 為了檢測「戊」水溶液中主要顯色物質之濃度,而利用比色法原理來設計實驗,步驟如下: 先準備具有相同顯色成分水溶液標準品 0.1 M,再將「戊」與「標準品」放入比色管,並從 「戊」中吸走部分溶液,直到兩管於比色步驟中,顏色一致,此時「戌」與「標準品」兩管 的高度比為2:5。請計算「戊」管的主要顯色物質之體積莫耳濃度為多少M?(2分) 題號 ANZAHO 作答區 | 加入過量 NH,至恰好分離出1種陽離子 沉澱C | 加入過量NaOH(aq) Fe 濾液D 沉澱F |加入適量 HNO3(aq) |加入HNO3(aq) 直至沉澱量達 |最大量時為止 SO 溶液G 圖5 |加入KSCN(aq) 戊

已解決 回答數: 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