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物理 高中

想問這兩題 謝謝!

假設一個極長的水平輸送帶以等速率v=5m/s穩定地往左方移動, 輸送帶上面等間隔放置許多相同的木塊,相鄰兩塊的間隔D=2 公尺,每個木塊的寬度d=1公尺,在位置x=0處有固定不動的擋 板,圖為t=0秒瞬間系統的俯視圖,該瞬間編號1號木塊左緣與擋 板的距離也恰為D=2公尺。已知所有木塊未撞擊擋板或其他木塊 之前,木塊與輸送帶之間無相對運動而隨輸送帶往左等速度運動; 當木塊撞擊擋板或其他木塊之後,木塊便保持靜止。忽略空氣阻力 的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x=0 9 回回 110 d 2 3 4 5 5[] 1.D. 1.D. 2m (1)已知編號10號的木塊還未撞擊9號木塊之前,輸送帶給予10號木 塊的摩擦力為f;10號木塊撞擊9號木塊而靜止後,輸送帶給予 10號木塊的摩擦力為f。關於上述摩擦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為靜摩擦力,其方向向左;f為靜摩擦力,其方向向右 (B)為動摩擦力,其方向向左; f為動摩擦力,其方向向右 (C)為靜摩擦力,其方向向左;為動摩擦力,其方向向左 (D)f為0;為動摩擦力,其方向向左 (E)f為0;f為動摩擦力,其方向向右 (2) 若10號木塊恰撞擊9號木塊的時間為,當10號木塊左緣的坐標 「為x,則時間t與坐標x應為下列何者? (A)t=6.4秒,x=0公尺 (B)t=5.4秒,x=10公尺 (C)t=6.0秒,x=10公尺 (D)t=5.4秒,x=9公尺 (E)t=4.0秒,x=9公尺 【106全國第一次模考】 【答】(1)D (2)E

待回答 回答數: 0
物理 高中

第三題要怎麼算

與時刻過程,槓鈴的位能减? (E) 丙時刻為槓鈴的位能最高點。 2-3題為題組 【109 學測·答對率38%】 吃顏 9 射向地球的高能宇宙射線會與大氣作用,因而產生許多極高速的緲子撞擊地表。緲子為帶電粒 子,其電量與電子相同,質量約為電子的 200 倍。紗子在高速通過物質時,會使其路徑周遭物 質的原子游離而造成緲子的動能損失 AE,已知AE 與紗子前進的路徑長及所通過物質的密度均 成正比。假設高能緲子在水中前進1.0m,約損失 200 MeV 的動能,其中MeV代表百萬電子伏特, 相當於1.6×10焦耳,而水的密度為1000公斤/公尺。試依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假設地表大氣密度為12公斤/公尺,則高能的緲子在地表大氣中前進 1.0 公里,損失 動能大約多少MeV? 200-1000 1000m x:240 X = 1200 (A) 0.24 (B) 2.4 (C) 24 (D) 240 (E) 2400。 1000=240000 【104 學測,答對率46%】 D3 利用高速帶電粒子在人體中行經腫瘤時所損失的動能,可以殺除癌細胞。假設某高速帶 電粒子在人體中行經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時,每單位路徑長的動能損失分別為高速緲子 在水中前進時的 300 倍與3 倍。若欲利用加速器射出此高速帶電粒子,以治療人體皮 下10公分處、厚度約1.0毫米的惡性腫瘤,則此帶電粒子的動能至少大約多少MeV? (A) 0.12 (B) 1.2 (C) 12 (D) 120 (E) 1200。 【104學測,答對率41%】 各種形式的能量 主題 7

待回答 回答數: 0
化學 高中

求解法第六題,謝謝

(E)甲 >丁>丙>乙 5、在實驗室中可藉氯酸鉀分解反應製氧,藉碳酸鈣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汽車的安全氣囊則利用 汽車遭強力撞擊時,引發三氮化鈉(Na)瞬間分解,產生氮氣充滿膠囊,達到保護作用。 2Na(s)+3Nzg),在常溫常壓下,三氮化鈉分解會放出21.7 - 氮化鈉的分解反應為2 NaNats) 焦耳/莫耳的熱量,若此反應以AH表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三氮化鈉分解的熱化學反應式為2NaNae) →2Na + 3 New + 43. 4千焦耳 21.7x2=414 (B)三氮化鈉分解的熱化學反應式為2 NaNats) →2Na+3New +21. 7千焦耳 (C)三氮化鈉分解的熱化學反應式為2 NaNase +21.7千焦耳 2 Nats) + 3 Negr [91年學測〕 (D)三氮化鈉分解反應的反應熱△H=21. 拼焦耳/莫耳 6. 在觸媒催化下,硼氫化鈉 NaBH與水的反應為 NaBH4) +2H2O → NaBO2(s)+4Hz,其所產生 的氫氣能作為燃料電池或汽、機車的燃料。已知氫氣燃燒的反應如下:2H2+O②→2HO+ 500 kJ/mol。若取 19 g NaBH與水完全反應,而後將其所產生的氫氣完全燃燒,則產生的熱 量有多少 kJ?(原子量:B=11,Na=23)(A)1000(B)500(C)120(D)100 (E)80。 7. 已知在標準狀態下,CO 與 CO2的莫耳生成熱分別為-110.2 kJ/mol 及-393.5 kJ / mol。今有 12.0 克的碳燃燒後得 7.0 克的 CO 與 33.0 克的 CO2,則在此過程中,約有多少熱量(kJ)釋 出?(A)84.7 (B)137.5 (C)248.2 (D)322.7 (E)457.8。 [105年學測〕 已知一定質量的無水乙醇(CHOH)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0,而其所產生的 CO 用過量 的澄清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 0.10 莫耳的 CaCO 沉澱。若 1.0 莫耳無水乙醇完全燃燒時,放 出的熱量最接近下列哪一選項?(A)Q (0) 22

待回答 回答數: 0
讀書計畫 高中

想問學測進度方向!自然科 現在剩三個月,最近有點不知道念的方向 這幾天想說先寫一回歷屆看看,但還是沒有頭緒 ㄧ模只有8 ,應該重讀複習講義嗎 還是重讀複習講義的同時 兩三天寫個模考 謝謝!

第一頁 共19頁 22 05 錯得分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72分)銷得12分 說明:第1題至第36題,含單選題及多選題,每題2分。 1-2題為題組 圖1為某颱風中心在21~26日的行進及預測路徑。假設颱風可視為固定質量的質點,地 球轉動對颱風行進路徑的影響可忽略不計,颱風行進路徑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颱風沿預 測路徑持續前進不折返。依據上述與圖1回答1-2題。 NEHE ¥180k 26日14時 | 25 114 23 1485 (B)強作用(強核力) (C)夸克作用 (D)電磁力作用 (E)重力作用 |四日œ時 22 E31465 22E0263 12 kr = 10 圖1 1. 已知此颱風在 21 日 14 時的暴風半徑為 180 公里,如白色圓圈所示。試以預測路徑估 算自21日14時至 22 日 02 時之間,颱風移動的平均時速量值約多少公里? (A)S (B) 10 (C) 20 (D) 30 (E) 40 2. 已知此颱風在 22 日 02 時至23日 14 時之間,以等速率移動,但方向持續改變,之後朝 北北西的方向維持直線前進,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路理是季他能读持的力 (A) 22日02時至23日14時之間,颱風在路徑上各點位置所受合力為零 21 E1485 (B)22日02時至23日14時之間,颱風在路徑上各點位置所受力方向與速度方向垂直 (C)23日14時之後,颱風恆以等速度前進間距不一,忽快忽慢 (D) 23日14時之後,颱風在各點位置所受合力都為X:樓等,有些點所合力。 (E) 24日14時至26日14時之間,颱風所受的平均合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光經過較長位移,位移量突然下降颱風v有降低,平均动方向和方向相反 -ME-913mm 3. 已知地球(E)與火星(M)的平均半徑比值約為1.86,質量比值約為9.3,試問 Gmm ™M TE=1186PM MM B 同一物體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約為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多少倍? (A)0.10 (B) 0.37 (C) 0.72 (D) 0.93 4. 自然界的基本交互作用中,哪幾種對日常天氣現象的影響最為明顯常見?(應選2項) (A)弱作用(弱核力) 自然考科 K 地 (E) 1.86 入較特殊,大多出現在基本粒子消失出現.重組 MH₂X (1.8654) Fap ² x 9.3M = 1.86*= 百年學測 自然考科 V=100 共 19 頁 希質量為720 公斤的球體,具有3600 千焦耳的動能,則此球體的速率約為多少公尺/秒? (B) 10³ (C) 10¹ (D) 10° (E) 10° 龙 (A) 10² 常用的晶片卡中有內建線圈,如示意圖2的下半部所示,向左箭號代表應電流1 >0的 流向。圖2的上半部為讀卡機線圈,向右箭號代表電流/>0時的流向。當 1 > 0時線圈 產生的磁場,如虛線所示晶片卡線圈貼近讀卡機線圈時,電流產生的磁場會造成 應電流I,的變動,驅動晶片發出訊息。當兩線圈均為靜止且I =0時,欲使晶片卡線圈 產生圖示I, > 0流向的應電流,則讀卡機線圈的電流」應如何?(應選2項) BE 秘 (A)] >0且維持定值 (B) />0且漸增 磁場 (C) 1 <0且漸增 (D)/ ≤0且維持定值 (E) / <0且漸減 太空邊界 AT=0 FAT 太陽輻射 圖2 7-8題為題組 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聚焦於複雜系統,如:氣候系統。圖3為簡化的地球氣候系統模 型圖,圖中實線代表進入系統的太陽輻射,虛線F↑代表地面向上發出被大氣所吸收的 熱輻射,虛線 F↑與F 分別代表大氣向外(上)與向內(下)的熱輻射。當太陽輻射的 能量進出系統達收支平衡時,大氣內、外長期平均溫度維持恆定。然而,溫室氣體增加, 會造成系統能量收支不平衡,長期平均溫度也因而產生變化。 圖4為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對熱輻射頻率的曲線圖,5個平滑的細線代表標準的輻射體 由克氏(絕對)溫度220 K到300 K,每隔20 K的熱輻射特性曲線。圖4上圖與下圖的黑 色波折線,分別代表CO2含量為0與1000ppm時,地球氣候系統模型預測大氣向外熱輻 射功率隨頻率的變化。依據上述圖文資料,回答7-8題。 大氣 !AT=0 土地 圖 3 讀卡機 大 300K 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 大氣向外熱輻射功率 220K 300K 熱幅射頻率 220K 200 熱輻射頻率 0 ppm CO₂ 3001000 ppm CO2 圖4 12.- 前后 I₁ <1 <D @高CO= 不 出現新心 表 無法有效业 使向外熱 t 隔水曲線 CO2會導致 不是看這,是指相鄰曲線保留在大

待回答 回答數: 0
物理 高中

請問第一小題不能選C

三、綜合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3 為題組題 小明去藥局買口罩,到了藥局裡發現貨架上有紙口罩、活性碳口罩、醫療口罩、N95口罩及防霾口罩......等等。 「醫療口罩」一個10元、「N95口罩」一個25元及「防霾口罩」一個50元。小明很疑惑防霾口罩那麼貴,減少吸入 PM2.5的效果真的比其他口罩好很多嗎?所以小明各買一盒,想測試這些口罩的防PM2.5效果。 1、小明利用線香作為PM2.5的來源,並且用壓克力管、抽風扇及PM2.5偵測器設計了四組裝置,測試不同口罩的過濾 效果。他確認了兩個偵測器都通過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的精確度檢驗,也符合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項目之一「粒狀 物防護效果」,適合檢測粒狀物濃度的測量範圍是lug/L~500ug/L。裝置如下 壓克力管 抽風扇 口罩 線香 (甲) 伊拉塞福以 @ 粒子撞擊金箔,發現有少數的a粒子會出現大角度的散射現象 (E)馬克士威以電荷震盪器發出電磁波,證實光波就是電磁波 (丙) 風向 pm 2.5 100 ug/L 風向 pm 2.5 100 ug/L pm 2.5 500 ug/L pm 2.5 500 ug/L. 國 ARN 風向 pm 2.5 100 ug/L 風向 pm 2.5 100 ug/L pm 2.5 500 ugit pm 2.5 90 ug/L A 最後他選了第四種(丁)來測試不同口罩。 他將兩個偵測器上的數據較為穩定時的讀數進行平均後作為該次測試的結果,用來比較不同口罩的過濾效果,數值 低的表示過濾效果比較好。請問在小明使用的設計中,下列何者是偵測器所測數據最大的可能誤差來源。 *非直線上升 的方法明 所用的方 過濾 氧化鉀 (A)兩個偵測器可能在偵測同一 PM2.5濃度時出現不同數據(B)每次測試時,口罩過濾前的PM2.5濃度可能並 不一樣(C)偵測器的數據可能落在偵測器較不能精確測量的範圍(D)隨著過濾時間增加,經過 PM2.5 偵測器的 空氣流速改變 2、承上題,若今天小明的同學-小美,認為小明所選擇的實驗裝置所測量的結果,無法反映他的研究主題「測試不 同口罩的過濾效果」,因此建議他更換實驗裝置,請就你(妳)的認知,寫下你(妳)的建議實驗裝置,並簡述原因。 請簡述原因 建議裝置 為2個偵測器,且一個在口罩外,一個在内,如此一來就可以 測量出口罩的過濾效果。兩者皆置於抽風扇前可減少块差。 OH溶溶 甲乙 3、小明覺得隨著使用的時間越長,口罩的過濾效率應該越差,無法把PM2.5攔截下來,也就是通過口罩被測得的 PM2.5濃度應該會越來越高。但小美卻說:「因為口罩是利用小孔徑來攔截PM2.5,所以,隨著時間過去,口罩上的 小孔會慢慢被微粒堵塞,所以能攔截的PM2.5會愈來愈多,也就是能通過口罩的PM2.5會愈來愈少」小美使用上題的 逐漸降低 兴 某種裝置設計,並定義過濾效率為 (口罩前的PM2.5濃度-口罩後的PM2.5濃度)x100% 過濾效率= 口罩前的PM2.5濃 x100% 根據小美的說法,隨著時間過去,口罩的過濾效率應該如何變化?(請以過濾效率為縱軸,時間為橫軸繪圖) R1-3 #

待回答 回答數: 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