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求49 50 的詳解 謝謝

◎請閱讀文章與資料,回答下列48-50題: 水力壓裂法是一種開採頁岩所蘊藏之天然氣和石油的方式。開採時先將管線鑽入地下岩層,再以高壓方式把高黏度的水、 沙和化學物質之混合物灌入油頁岩的地層中,利用液體產生的壓力導致岩體出現裂縫,迫使甲烷(天然氣)自岩層中散逸出來, 然後被沿管線抽取至地面的集氣站。 從 2007 年開始,美國掀起了一波頁岩革命,即液壓裂解與水平鑽井的技術問世,使得極低滲透率與孔隙率的頁岩層得以 進行開採,利用這套方式自油頁岩中取得天然氣的方式也越來越常見。美國也因此項技術之故,使得頁岩氣生產大增,並於2009 年成為全球天然氣生產第一大國,在 2016 年之際自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但此項技術仍受到一部分人的質疑,2017 年7月時,英國新建壓裂場,有人抗議以壓裂方式開採石油和頁岩氣對環境造成的威脅。 48. 含有甲烷的油頁岩之頁岩氣,其實是品位低、高分散的礦產,和一般天然氣的開採 相比,技術難度上更大,單位體積內仍得到的產量也就相對更低。但這幾年來,產 自頁岩氣的天然氣數量卻節節攀升,請根據文章判斷可能是何原因? (A)蘊藏大量 頁岩氣的礦區被發現 (B)開採技術有突破性的演進而使產量大增 (C)開採頁岩氣 的成本減少,進場門檻大幅降低 (D)因採取頁岩氣的後續處理起來更為簡易,導致 各國爭相開採頁岩氣。 B |油頁岩層 基岩層 液壓擠壓出的裂隙 49.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水力壓裂法是百無一失、乾淨清潔的新式採礦方式。請由水力壓 裂法的施作圖(右圖),推測下列何者不是此種採礦方法可能會帶來的危機? (A) 容易引發盆地效應導致土壤液化 (B)地下含水層有被裂解混合劑汙染的可能性 (C)迫使頁岩層出現裂縫有可能引起區域性的微小地震 (D)進入套管後的甲烷再鑽出地表後揮發至地球大氣層中,使得全 球暖化加劇。 50. 利用水力壓法的產油方式,與下列聯合國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有關且相悖?(A)氣候行動(B)保育陸域生態(C)淨水 及衛生 (D)工業化、創新與基礎建設。 AC AB 甲烷 淺層透水層 不透水層 深層透水層 不透水層

待回答 回答數: 0
公民與社會 高中

想請問第三題的(3)答案是否有給錯?我記得訂價格下限是移到P2呀🤔

以 資料一 英國詩人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 ~ 1827)所寫的〈掃煙囪的小孩〉,內容第一段寫道:「母親 去世的時候,我仍然非常的幼小。而當父親把我賣掉時,我只能喊叫,喊叫著哭泣,就這樣子你家的煙囪 由我清掃,我則睡在煤灰中裡。」此作寫成後,英國一位重要的散文作家蘭姆(Charles Lamb,1775 ~ 1834)推薦〈掃煙囪的小孩〉放入反抗社會不公義的社會運動宣導手冊之中,作為向國會議員遊說廢除童工 的資料。當時英國掃煙囪小孩的平均壽命很短,更大多數的孩童是在畸形或肺疾的病痛中度過僅存的歲月。 最後,英國議會立法通過廢除童工制,掃煙囪的孩子就此正式消失在英國的大街小巷中。 資料二 公民 2022 年 9 月,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針對基本工資調漲進行勞資雙方的協商。勞方委員認為,因為物 價上漲,2022 年調升基本工資的效果,被通膨稀釋,且經濟成長的果實是勞資雙方共同努力而來,應該 勞資共享。資方代表則表達,認同通膨壓力對勞工的影響,但相對也造成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 更應顧及尚未完全從疫情衝擊恢復過來的產業。最後拍板定案現行基本薪資月薪 25,250 元調升至 26,400 元,時薪則由 168 元調至 178 元。 歷史 地理 1. 資料一的內容是下列何事所造成的影響? (A) 黑死病 (B)文藝復興 (C)工業革命 课 (D)共產主義 主謝男 ( 資料二提及「……我國基本工資相較於其他國家差一大截……」。臺灣的低薪原因有很多,其 中一個原因是「三角貿易」導致就業機會減少。此處提到的「三角貿易」是指美國或歐洲廠商 向臺灣廠商訂購一批貨物,臺灣廠商交由在中國的生產基地生產該批貨物,再將貨物出口至美 國或歐洲買方。請問若要擺脫「三角貿易」對臺灣的負面影響,政府該如何才是治本之道? (A) 全力扶持新創產業 (B) 縮短產品生命週期 (C) 減免本土企業賦稅 (D) 禁止實施無薪休假 BIGH PER 3. 判斷資料一中掃煙囪孩子的勞動處境,假設發生在我國,會違反我國 PA 哪一部勞動法規?資料二中政府提升勞工福利的作法,為政府管制下其業 的哪一種管制手段?用圖一分析此管制手段將使價格如何變動,以及 P2 此價格變動導致市場產生何種不均衡的現象。(30字內) Po P₁ (1)違反的法規 勞動基準法 (2)管制的手段 價格下限 (3)產生何種不 價格從只移動到P,導致勞動力供 均衡的現象 過於求 10 0 1 1 Q₁ Qo Q₂ S

待回答 回答數: 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