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物理 高中

第二小題的厚度為何是體積除面積

範例4買量 航海時如果遇到大風大浪,據說水手們會將油水倒在海面上以安 撫海妖,這個傳說如同我們在課堂上說提到的富蘭克林實驗。富蘭克 林曾經將油倒在湖面上,接著油便迅速地在湖面上擴張開來,直到覆 蓋約半畝的湖面,此時湖面上猶如一層相當薄的油膜覆蓋。倘若油膜 相當地薄,大約只有一個分子厚。若將油分子的外觀想像成一個正立 方體,依照文章所述,回答下列問題:ad d 1. 關於油膜擴張的問題,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2項) (A)理論上油會一直擴張,所以倒下的油可以覆蓋住任意面積的湖面全部 (B)當油所覆蓋的湖面面積 愈大,油膜的厚度愈厚 (C)油在擴張的過程中,油分子與湖面上的水分子之間有著電磁作用 (D)油 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油分子最終會分解為原子 (E)觀察油膜擴張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光藉由油膜 產生的干涉現象 大量買 2. 「半畝方塘一鑑開」,半畝大約為300m²,若富蘭克林倒下體積約為0.6 cm'的油,依照上文,0.6 cm²的油大約有多少個油分子? 13000000cm² (A) 1020 (B) 1018 (C) 1016 (D) 1014 (E) 1012 7m² 25 0 0343 3. 若油的平均分子量約為192,且油的密度約為0.6g/cm²,按此數據估算一莫耳的油約有多少個分子” 答:1.(C)(E);2.(A);3.4×1022 得分攻略 (C) 1. :1. (A)(B)皆錯誤,當油擴張的時候,由於體積不變,但面積變大,所以厚度變小,可是厚度有分子本身 小的限制,厚度不可能小於原子的大小;(C)正確,分子與分子間因為外圍電子影響而存在電磁 用;(D)錯誤,分子間存在電磁作用力,不可能輕易分解成原子;(E)正確,此為薄膜干涉現象。故通 (E)。 2. (1)文章說明將油分子視為正立方體,且油膜厚度僅為一個分子厚,假設厚度為d。 ( C 原三 原,衰 A (A (C 體積 0.6 cm² (2)d= 面積 300×104 cm² ☆=2×10-7cm。 0.6 cm² 0.6 (3)分子個數= (2×107 cm) 3 3. (1)1莫耳的油約192克,其體積=質量/密度=192/0.6=320cm²。 X10"=7.5×10個。故選(A)。 (2)分子個數= 320 cm² 3 320 (2×10-7cm 3 X10"=4×102個。 8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
地理 高中

請問CD這兩個選項🙏🏿我的疑問都寫在上面了

42.、43.題為題組 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分,日本北海道東部海岸出現鮭魚、海膽,甚至養殖淡菜等海洋 →代表赤潮薄能適應北方气候 生物大量死亡的異常現象,受災以釧路最為嚴重,其次為根室,專家認為這是赤潮造成的 災情。赤潮是海水浮游生物急劇繁殖,藻類滋生,水中氧氣含量減少,導致海水顏色異常、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赤潮發生的適宜溫度在20~30℃,尤其一週內水溫突然升高 2℃以上,通常是赤潮發生的先兆。另外,人類活動廢水排入海中,或是海水養殖廢水含 有殘餌、魚蝦糞便,皆會加速海水優養化,誘發赤潮。如果海水鹽度降至15~21.6 ‰時, 亦會為赤潮生物提供聚集條件。專家推測這次引發赤潮的浮游生物,可能是從北方漂流而 來。表三是北海道東岸釧路與根室 2021年與1990~2020年平均的9、10月月降水量與月 均溫,圖十九為日本近海洋流示意圖,圖二十為日本主要養殖漁業分布圖。請問: 表三 月降水量(mm) 月均溫(℃) 地點 2021 年 1990~2020年平均 2021 年 1990~2020年平均 9月 286.0 153.0 15.9 16.5 釧路 10月 106.0 112.7 11.1 11.0 9月 143.0 160.0 15.5 16.2 根室 10月 160.0 126.1 12.0 11.6 中國 福井 京都 日本海 「親潮 黃海 大分 兵庫 鳥取 靜岡 長崎 【黑潮 香川 熊本 |高知 德島 太平 洋 沖繩 愛媛 鹿兒島 宮崎 圖十九 | 養殖漁業行政區分布 圖二十

已解決 回答數: 1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