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PromotionBanner
物理 高中

想請教各位6、7題 感激不盡🙇

第5~7題為題組 國際度量衡大會考量科學的實驗結果應具有一貫性和可複製性,故 制定國際單位(SI)制,作為全球科學工作者採用的依據。 -34 Js 科學家發現電壓、電阻與電磁波能量等電磁量的量子單元,與普朗 克常數 h相關,因此訂h=6.62607015×10 s為新的質量基準。工 程師使用類似於如圖的電磁天平來校準質量,並利用經過量子單元校正 的電磁量,來測量與換算線圈的電壓與電流,藉以連結質量 M 與普朗 克常數 h。 5. 下列何者是目前國際單位制的基本物理量? (A)速度 (B)電流 (C)力矩 (D)力 (E)功。 線圈速度v(mm/s) 感應電壓V(mV) V (a) -3.8 -95 感應電壓V (mV) 2 6. 國際度量衡大會以普朗克常數重新定義「公斤」。已知普朗克常數k的單位為J·s,可寫為 [] = J·s。試推論出如何以[]、m、s 表示 kg ? kg = [h] -5/m² J.S= kg⋅m² s² = kg.m²/s G 靜態模式時,線圈電流/與磁鐵之間的作用力量值為 F = fol。由於缺乏檢測龙的設備,無 法從靜態模式求得待測物的質量 M。已知當線圈相對於磁鐵移動的速度為v時,線圈的感應 電動勢(電壓)為 V = fev,動態模式與靜態模式的五相同,如圖(a)。分析線圈速度v以及 對應的電壓表讀數 V,得其數據如下表,並繪製感應電壓對線圈速度(V-v)的關係圖,如圖 (b)所示,藉以推算值。當天平達靜態平衡時,線圈電流 I = 40 mA,試以 kg 為單位,計算 待測物的質量,須寫出計算步驟,並四捨五入至小數第1位。(g=9.8 m/s) - 4 -3 -2.2 -55 -2 . - 1 【111 學測改】 0.1 2.5 100 下 -80 60 -40 20 0 O 0 20 40 60 80 100 線圈速度v(mm/s) (b) 固定磁鐵 1.8 45 . 2 線圈 X 磁力 Y 3 : . 3.6 90 M 4 重力 (O)

已解決 回答數: 1
物理 高中

請問第五題🙇感謝

識記憶 Q 鴛 26 B 單元1 緒論與克卜勒定律 21 )5. 臺灣首枚自主研製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福衛五號」,於 2017 年 8 月順利升空在距地表 720 公里處繞地球作接近圓軌道運轉。一般在此高度繞地心作等速圓周運動的衛星,其週 期約 100 分鐘。已知地球半徑約為6400公里。若為特殊目的發射一新衛星,使其沿圓軌道 繞行地球一周所需時間約為800 分鐘。則此新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約為多少公里? (A) 22000 (B) 16000 (C) 2800 (D) 920 (E) 150 23%包 6%答對率 107學測 • 科學計算 )6. 愛因斯坦在 26 歲時發表了三篇對現代物理產生深遠影響的論文。2005 年適逢論文發表 100 週年,聯合國特訂定 2005 年為世界物理年,以感懷愛因斯坦的創見及其對二十一世紀人類 生活的影響,並在愛因斯坦逝世紀念日(4月18日)當天發起物理年點燈活動,以紀念他 的貢獻。下列哪些是愛因斯坦的重要貢獻?(應選2項) 39% 全對率 99學測 • 知識記憶 (A)發現光的直進 (B)發現光的色散現象 (C)證明光是電磁波 (D)提出光子說解釋了光電效應 (E)提出質能互換(E=mc)的相關理論 7~9題為題組 自古流傳:「種田無定例,全要靠節氣。」24節氣於 2016 年已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它的訂定是以24個節氣為分段點,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劃分為 24 段,相鄰兩節氣 所對應之地球到太陽的連線,其夾角均為15。北半球某年春夏秋冬四季中等角度間隔之相鄰兩節氣如 下圖所示(僅為示意圖,未完全符合實際情況)。表列出了各季節兩節氣之間的時距。假設表中相鄰兩 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平均每秒鐘掃過的角度分別為0、2、③、Ⓤs,而平均每秒鐘掃過的面 積分別為入春、入y、入秋、入球。依據以上資料及克卜勒等面積定律,回答 7~9.題。 季 節氣 時距 物理量 大小

已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