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地球科學 高中

請問第47題,怎麼確定台北和基隆的震度不會觸發警報?謝謝!

超模自然考 6 第 o 解 第14頁 共17] 168+324 46. 根據全球暖化的能量收支圖,地表吸收總幅射能量大於、等於或小於地表散至大 的熱輻射能量?(2分)根據本圖所示,地球整體的反照率(反射陽光的比例)約為多 少?(2分) 0.3128 地表吸收的總輻射能量口地表散逸至大氣的總輻射能量3kgroro (方框內填>、=,<) 1026 My JPY / 980 地球的反照率 2960 2736 47 ~ 49 為題組 臺灣位於板塊交界,因而時常處於 地震速報警訊發送限制 地震及海啸的威脅中,其中約有70%的 所需時間自地震發生後約10 數秒 地震發生在東部與東北部外海。中央氣 地震初估規模5.0 以上且任一縣 發送條件 象局於2016年下半年開始,透過「災防 市政府預估震度4級以上 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發布「地震速 發送對象震度4級以上區域之手機 報」警訊通知至民眾手機,提供地震預 畫面強制跳出警示文字,且手機 訊息特徵 警的資訊,期望藉此能達到減災的效果。 發出警示聲響 但並非每個人的手機都能接收到此一訊 附註 臺北市地震速報震度門檻為3級 息,除了和手機訊號源有關外,發送地震預警的資訊有其條件限制(如右表所示)。(註: 中央氣象局已於2020年修改臺北市地震速報震度發布條件,本題請用舊版發行條件答) 地震預警的原理是利用陸地及海床上的地震測站,偵測震源發出的P波(波速於 5 km/s),快速估計這一次地震可能的規模與各地震度,並發布地震速報預警,在破壞性 較高的S波(波速約3 km/s)與表面波抵達之前爭取緊急應變的時間。若是接近震源位置 測站越多且密集,則越有機會快速接收到震源發出的P波,縮短地震預警發布時間。但地 震預警仍有其限制,從接收資料、計算規模與各地震度至發送地震速報警訊通知需要10 數秒時間,因此會有地區是「預警宣區」,也就是完全沒有預警時間可以反應。 -2 47.2016年2月6日高雄市美濃區發生規模6.4 的淺層地震,劇烈的地表搖晃導致臺南市區 DE 維冠 大樓倒塌。若當時中央氣象局已能發布「地震速報警訊」通知給臺灣各地民眾,則 根據警訊發布準則,下列哪些區域的民眾「最有可能」在S波到達之前接到此一警訊 BO (假設臺灣島全長約為400公里)?(應選2項)(2分) (A) 高雄市美濃區 (B)雲林縣西螺鎮 (C) 臺中市政府 (D) 臺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 (E) 基隆市政府未達32及 TV 70.00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
地球科學 高中

想問題目中不是說重擊結束時間點=冥古元結束時間點嗎? 那為什麼不是40億年前

O冥古元,又稱冥古宙,是地球地質年代中最早的一個階段,以目前生物生存觀點來看, 「時期地球環境非常惡劣,尤其冥古元初期,地球不斷遭受隕石撞擊,使得地表難以廣布。 隕石撞擊所形成的隕石坑分布圖,附圖二為這段時期地球遭受隕石撞擊率。冥古元的起始。 的固態地殼,圖一為地質學家模擬出 45 億年前至 35 億年前,不同時期地球受到大小不一 間即為地球形成時,而結束時間目前地質學界有兩派認定,第一派地質學家認為是40 個 前,因為目前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加拿大西北部的片麻岩,約40億年前形成地表 第二派地質學家則認為應該以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事件結束點為复古元的結束時間。試回 問題 16~17: 3.距今時間>44億年 0 「圖表。 10 60°N 30°N ( 180 120PIW ( 60°W 0 60°E 120°E 180 40 後期重轟擊事件 30°S 10 60°S 隕石撞擊率(相較於現在) b.距今時間>35億年 60°N 30°N 180 120°W 600W W 10。 60SE 120°E -180) 10 o 30°S 60°S 101 3.5 4.5 距今時間(10億年前) 4.0 4.5 距今時間(10億年前) 圖二 圖一 7 +60° D. ( 16. 已知緯度差1度所夾的經線弧長約為110公里,參考圖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2項) (4) 地球遭到隕石撞擊機率:45 億年前~ 44 億年前入36億年前~ 35 億年前 不同大小隕石坑出現機率:直徑約6660 公里以上之直徑約3330公里以下 (C)直徑超過6660 公里以上的隕石坑出現機率:45 億年前~ 44 億年前> 36 億年 前~ 35 億年前 的早期形成的隕石坑會被新的隕石坑覆蓋 (E) 後期重轟擊事件,隕石主要撞擊地球高緯度地區。 17. 參考圖文,判斷第二派地質學者認為的冥古元結束時間約為多久前。 答案: H4億年前 38 460° Inhy & 2 & 9, 21 & 2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地球科學 高中

想問題目中不是說重擊結束時間點=冥古元結束時間點嗎? 那為什麼不是40億年前

O冥古元,又稱冥古宙,是地球地質年代中最早的一個階段,以目前生物生存觀點來看, 「時期地球環境非常惡劣,尤其冥古元初期,地球不斷遭受隕石撞擊,使得地表難以廣布。 隕石撞擊所形成的隕石坑分布圖,附圖二為這段時期地球遭受隕石撞擊率。冥古元的起始。 的固態地殼,圖一為地質學家模擬出 45 億年前至 35 億年前,不同時期地球受到大小不一 間即為地球形成時,而結束時間目前地質學界有兩派認定,第一派地質學家認為是40 個 前,因為目前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加拿大西北部的片麻岩,約40億年前形成地表 第二派地質學家則認為應該以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事件結束點為复古元的結束時間。試回 問題 16~17: 3.距今時間>44億年 0 「圖表。 10 60°N 30°N ( 180 120PIW ( 60°W 0 60°E 120°E 180 40 後期重轟擊事件 30°S 10 60°S 隕石撞擊率(相較於現在) b.距今時間>35億年 60°N 30°N 180 120°W 600W W 10。 60SE 120°E -180) 10 o 30°S 60°S 101 3.5 4.5 距今時間(10億年前) 4.0 4.5 距今時間(10億年前) 圖二 圖一 7 +60° D. ( 16. 已知緯度差1度所夾的經線弧長約為110公里,參考圖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2項) (4) 地球遭到隕石撞擊機率:45 億年前~ 44 億年前入36億年前~ 35 億年前 不同大小隕石坑出現機率:直徑約6660 公里以上之直徑約3330公里以下 (C)直徑超過6660 公里以上的隕石坑出現機率:45 億年前~ 44 億年前> 36 億年 前~ 35 億年前 的早期形成的隕石坑會被新的隕石坑覆蓋 (E) 後期重轟擊事件,隕石主要撞擊地球高緯度地區。 17. 參考圖文,判斷第二派地質學者認為的冥古元結束時間約為多久前。 答案: H4億年前 38 460° Inhy & 2 & 9, 21 & 2

已解決 回答數: 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