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公民與社會 高中

請問講義上這一欄講的是「未考慮」外部效益的情形, 那為什麼總社會福利要加上「正常營運時額外產生的外部效益」丙呢? 藍色劃線處說D2社會效益這條線已經包含外部效益 那未考慮外部效益的話不是左圖只考慮私人供需的三角形嗎? 求指點😭😭😭

意義 人們經濟活動中,某些產品的消費或生產行為,對交易雙方以外無關的第三人產生正 面影響,受影響者無法因受益支付報酬,稱為「外部效益」。 公式 社會效益=私人效益+外部效益;外部效益=社會效益一私人效益。 O 實例 1. 都會區的捷運系統,除可改善交通壅塞與減少空氣污染外,還可為搭乘的乘客提 供便利性,也有助於縮短開車族的開車時間,因此對於開車族來說,獲得了捷運 系統的「外部效益」 2. 假設某捷運系統具有外部效益,搭乘捷運會有兩條市場需求線,一條是沒有包括 外部效益的市場需求線D(私人效益),一條是包括外部效益的市場需求線D(社 會效益),(D-D)垂直距離即BA,為生產第Q 個產品時,所形成的「外部 效益」。 未考慮外部效益的情形 1. 市場需求線DI 與市場供給線S交於A點,載客數量為Q,票價為P。 2. 在此情形下,消費者剩餘為甲(三角形 CAP),生產者剩餘為乙(三角形 NAP),外部效益為丙(四邊形 MBAC),此時「總社會福利」為: 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外部效益三甲+乙+丙=梯形 MBAN 或 總效益-總成本= MBQ10 - NAQ10 =梯形MBAN 價格(P) 價格(P) 捷運公司正常營 運時額外產生的」 外部效益。 M C S (私人成本) C 丙 B S (私人成本) 甲 甲乙 P1 Z 乙 D1 圖說 N P1 D2 (社會效益) D1 (私人效益) (私人效益) Q1 數量(Q) 0 Q1 數量(Q) (a)原私人供需圖 (b) 未考慮外部效益的社會福利 N

已解決 回答數: 1
PromotionB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