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化學 高中

[平衡常數 vs.速率定律] 同一本書上 前面說一個反應的速率定律中 反應物的次方數與係數無關 必須透過實驗才知道速率跟濃度幾次方成正比 但後面卻直接假設 r正=k正×Aª×B^b 想問是 因為是關鍵反應步驟 才可以這樣做 還是 第二頁只是假設一個情況 速率定律中之次方... 繼續閱讀

為止。每隔一段時間量取pH 但, 化(用電動之pH計)。 r=ApH/At 5導電度變化。 HeSO4 + Ba(OH)2→BaSO4(s) + 2H2Oc),離子數大減,故導電度明顯下降。 3 反應速率定律 O 0反應速率(r)與反應物濃度的關係: 一般而言,反應物濃度愈大,表示能反應的粒子愈多,產生更多的碰撞, 反應速率(r)亦會因而加大,但r與濃度真正的定量關係,須由實驗始能得 該定量關係由實驗測出後可寫成數學式,稱之「反應速率定律」(rate law) 或「速率方程式」(rate equation)。 (2速率定律: 0以反應式 aa + bB→CC + dD為例: 設由實驗得知rx[A][B]y,寫成數學式即為r=k[A][B]}。 I (A)*(]Y, =k(A)*(B)Y. (2r=k[A][B]即為反應速率定律,不可由全反應決定之。 (a)x,y與反應式中之係數a、b無關,即x不一定等於a,y不一定等於b, x,y須由實驗決定之。反應式各係數同乘n倍時,速率定律仍不變。 (b)x,y也不一定為整數(可為分數或小數),x稱為對A之級數,y稱為對 BB之級數。k稱為速率定律常數,簡稱速率常數。 (C)x+y(即A,B濃度之幂次方之程式)稱為該反應之級數,可設x+y= n,而稱該反應為n級反應(或n次反應) (3) 速率定律的來源 該定律由實驗測出的諸反應步驟中,選取最慢一步驟的反應物濃度定之。 該步驟之反應物濃度加增多,其r即加快,反之其他快速反應的步驟,即 使反應物濃度加大,r並不受影響(原本該步驟就已很快)。 例設3A+B→4C+D之反應步驟為: | A +B+C+D+E (1) 12A + E-3C(快),則rc[A],rx [B](第一步驟中), .rx[A][B],則r=k[A][B]為本反應之速率定律,k為正比常數。 20k值與反應式係數的關係為何?醫:無關。 設3A+B→4C+D之速率定律為r=k[A][B],則將反應式乘以n倍, 如乘以2得6A +2B-8C +2D之速率定律仍是r=k[A][B],且k值相 同,不管反應乘上若干倍,其反應之步驟(誰與誰碰撞起反應)仍是不 變的。不論測ra、re、ro或fp,速率定律均相同,但k值不同。

已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