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請問6、8題🙏🏻

敦煌郡 D 回回 6. 附圖是旭明上課所做的筆記,根據內容判斷,此堂課的 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10 會考補考Ⓤ】 (A) 戰國時代的農業開發特徵 (B) 六朝時期江南土地的開發 (C) 隋朝年間耕作技術的傳播 (D) 宋代鼓勵增產糧食的措施 7. 附圖呈現某一時期東亞部分國家的都城 規畫,以及交流路線示意圖。根據內容 判斷,圖中的路線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110 會考】通過率64% (A)鄭成功船隊在東亞的貿易路線 (B) 耶穌會教士在東亞的傳教路線 (C)甲午戰爭時日本進攻中國的路線 (D) 唐朝時日本使者前往中國的路線 @長安城 ☉鐵製農具的使用逐漸 普遍。 C國君獎勵開墾,土地 逐步私有化。 出現大規模水利灌溉 工程,例如:都江堰。 -路線 都城。城市 主題4 中國與東亞:商周~隋唐 B 18. 下列為兩本不同時代史書對中國長江中下游某地景觀的描述: 史書一:「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採行火耕等原始的耕種方式。人 們沒有積蓄, …既無挨餓受凍之人,也無千金富戶。」 史書二:「水澤廣闊,良田廣茂,桑樹遍野,田地與溝渠綿延相望,村舍錯落,田 間小路交織,好像美麗的刺繡。」 上述轉變與下列何者的關係最為密切? 【110 會考】通過率62% (A) 張騫通西域 (B)「六朝」的開發 (C)坊市制度的廢除 (D)「萬里長城」的修築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請問北魏孝文帝為什麼要做這些事(畫線處)?胡人建國前北魏不是已經滅亡了嗎?

2-1 商周至隋唐的民族關係 3生活型態。 古代各民族因戰爭、貿易等因素而有交流,影響彼此的 商周以來,農業民族與草原民族常有互動與衝突。 時代,黃河流域各國修築長城防禦北邊興起的匈奴。此後長 。城成爲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藝空 東周 秦國統一後,連接各國長城以防禦匈奴。到了漢代,漢 武帝出兵討伐匈奴,並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各國抵制 西域的 。匈奴。此舉增進漢人對西域的認識,藉由「絲路」 音樂、雜技等傳入中國,東西貿易也更爲活絡(圖3-2-1)。 12 魏晉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時期。漢代末年,北方 草原民族陸續南遷,通稱爲「胡」。西晉發生內亂時,黃河 流域的胡族紛紛建國,胡族君主為了穩固統治,致力於胡漢 融合。其中,鮮卑君主北魏 孝文帝將首都從平城(今山 MA ARKING 西大同)南遷到洛陽,要求胡人說漢語、穿漢服、改漢 姓,鼓勵胡漢通婚,加速胡漢文化交流(圖3-2-2) DEPRES 慣例如:乳製品 牛羊肉等。 北方的戰亂使大批漢人遷往南方,帶來進步的農耕 技術與充沛人力,加速南方的開發,對於日後經濟文化 重心的南移有重要影響。 9 隋唐時期,皇室多具有胡人血統,對外族採取平等 開放的態度。唐太宗滅東突厥後,西北各族君長尊稱太 宗爲「天可汗」,意爲普天下的君王,此後唐帝國成 為東亞秩序的盟主。此時,外族商人、僧侶、留學生大 量移居中國,文化交流更爲頻繁(圖3-2-3) 12 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示例圖 改漢姓 。 22 3-2-2

尚未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誰有這一本的解答 拍給我好不好🥺 我的長腳跑走了 由衷感謝 在線急等😓

康軒版「核心素讀全扣合 編著/俞詩·陳鉴貞·林晉緯·明梅·楊介仁 3 社會 國中 2 上適用 測驗卷 十D 1991 中華開博用可 社會么 12 搭配課本循序漸進 扣合會考趨勢設計 解析詳實事半功倍 有效掌握學習成效 康軒文教事業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回次 範圍 回次 範圍 1 第1課中國的自然環境與傳統維生方式 10 第1課商周至隋唐的國家與社會 2 第2課中國的人口成長與文化遷移/11 第2課商周至隋唐的民族與文化 3 第1~2課總複習 「12 第1~2課總複習 4 第3課中國的工業發展與地區差異 13 第3课宋元時期的民族互動 第4課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全球關連| 14 第4課 明清帝國與天朝體制 第3~4課總複習 15 第3~4課總複習 7 第5課太平洋三大島群 16 第5課西力衝擊下的晚清變革 第6課 澳洲與兩極地區 17 第6課 晚清的社會文化變遷 第5~6課總複習 18 第5~6課總複習 解析 第1頁~第6頁 第三單元 回次 範圍 19 第1課國家與民主政治 20 第2課我國的中央政府 21 第1~2課總複習 22 第3課我國的地方政府 23 第4課 公共意見與政府政策 24 第3~4課總複習 25 第5課 媒體、社群網路與識讀 26 第6課民主社會的政治參與及投票 27 第5~6課總複習 5-6 8-9 1000 1001 104080300401 建議售價180 元 康軒文教事業 敬請支持正雨 HARL3 0800-016-597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