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國文 國中

想問35題(這篇文章看不太懂

讀以下圖文,並回答34~35題: 多比在做專題報告時,想要分析其他高中生對於回家作業的感受,因此做了 一份問卷。這份問卷最後共有110位高中生填答,下面【甲】圖表是問卷填答的 分析數據。【乙】文則是多比整理高中生提出的建議。 【甲】您覺得要完成回家作業對您的學習動力有何影響? (分為「使學習毫無動力」,5分為「使學習非常有動力」) 110則回應 (人) 40 30 20 11(10%) 13(11.8%) 10 0 0 【2】 -37(33.6%) 30(27.3%) 12(10.9%) -7(6.4%) 2 3 4 5 (分) 這110位高中生中的大多數人並於問卷最後,對於「回家作業」提出以下建議: 1. 教師能讓學生以自己想法呈現作業,例如:報告、心智圖………(85人提出) 2. 開放「自由選擇」的作業,讓學生更樂於寫作業。(83人提出) 3. 期待老師出的作業方向能讓學生進行跨學科研究。(81人提出) | 4. 請讓學生在書寫回家作業時能訓練推論、思辨與論證能力(90人提出) 15. 請讓學生知道每一項回家作業的意義,不然重複練習會讓學生覺得此項作業沒 用處。(101人提出) *分析附註: 1. 在甲圖中,評分2分以下的人認為回家作業會使學習無動力,評分3分以上者則 認為回家作業可增加學習動力。 2. 提出建議的高中生中,評分2分以下者有45人提出建議,評分3分以上者則有48 人。 34. 根據甲圖表中的數據,下列哪一項推論較正確? (A)不到五成的學生認為回家作業對學習動力有促進成效 (B)約有四十三位高中生認為回家作業會使學習無動力 (C)認為回家作業學習非常有動力的學生多於使學習毫無動力者 (D)認為回家作業使學習無動力與增加學習動力的學生比例相差在2%以內 A 35. 多比和同組同學要根據這甲圖和乙文進行綜合分析,請問哪一項結論最切合甲圖和 乙文的內容? (A)不論學習有無動力者,認為回家作業一律毫無用處,不用賦予意義 (B)不論學習動力高或低的學生都希望回家作業內容與型態能有所改變 (C)認為作業能增加學習動力的40人皆建議學生能自由選擇作業形式 (D)認為作業「會使學習較無動力」中有30人建議作業要訓練論證能力 JHS FR 13 (112904-C)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國中

請問D 傳統市場不是都與生產者直接購買嗎

113.2.18 二、題組:(26~42題) 請閱讀以下選文,並回答第26~28題:CAD 世界上聲音無所不在,許多聲音是鏈結在個人生命的資料庫裡, 不同的生命經驗、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對於這個聲音的觸動及反 應。70年代加拿大作曲家薛佛率先提出「聲景了概念,世界各地相 繼發起「世界聲景計畫」,來喚起社會大眾對聲音的認識及環境的保 育意識。本土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范欽慧邀集一群研究生物聲音行為, 人類噪音的科學家,以及懂得聆聽的聲音藝術家,在 2015 年創辦「 臺灣聲景協會」,鼓勵大家將耳朵打開,並期望透過聲音來改變世界。 范欽慧認為,「最能感受地方特色與生命力的,莫過於傳統市場 !」如今傳統市場愈來愈少,或是轉變為現代化的連鎖超市,「雖然 同樣是賣生鮮食材,但人們聽到的聲音卻是預錄的歌曲或商品廣告, 昔日那種交易時的對話、噓寒問暖……蕩然無存。現代化超市以包裝 完好的商品,取代了生產者直接面對消費者,這種快速方便的購買管 道、簡化的人際關係,其實也在無形中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 「許多傳統市場失去的不只是聲音而已,其實失去的是人們再次 造訪的理由。」因為忙碌現代人煮食機會少、外食情況普遍,所以, 進入市場挖掘、浸潤出一套屬於自己生命經驗的動力不知不覺瓦解了 范欽慧強調,「漸漸消逝的不僅是聲音本體,還有逛市場的習慣。 J 「我們應該省思,到底市場聲音提醒的,是情感的失落還是溫暖的 連結?喚醒的是傳統生活記憶的再造,還是只是找到即將消失的最後 一段傳說?」她表示,如果我們對市場聲音的消失感到不捨,那麼是 不是該去重新發現它的趣味、找到再次造訪的理由?藉由聽到聲音、 感受到溫度,或許可以成為未來新演變的一個契機。 改寫自趙意雯〈聽,市場的人文聲景 感受常民生活的脈動:范 欽慧〉 。 - 1688 應用題彙編 國文科 第7回(第一~四冊) CJHS iller 文题库 文活租房 HELARN 國兒 20 根據上文,下列關於「聲音」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 人為的聲音,如市場交易的叫賣聲,比自然聲音更能夠勾連、 感動我們的生命經驗 (B) 加拿大作曲家薛佛除了提出「聲景」的概念,更在世界各地發 起「世界聲景計畫」 (C) 市場聲音型態由過去的人際互動聲轉為預錄廣告,也意味著人 們彼此信任感的改變 (D) 傳統市場失去的不只是聲音,還有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人們 喜歡直接向生產者買 每道試題均有著作權 紙漿影印、拷貝、轉檔上轉著到 BDA. 6 石級便電子 105 TH 表內容里 神话中 Y 甘甜地 情和麵 (D)無 (1) 老 + . PS THE 3 ( 1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國中

27.D為何錯,A哪裡可以看出樂觀

二、題組:(26~42 題) 請閱讀以下選文,並回答第 26~27 題: 如果你在路上遇見一個人,他一邊走一邊哼唱著一首歌,也許五 音不全,或者根本不成曲調,然而,你聽得出喜悅的氣氛,這時候你 會怎麼想呢? 幾年前,一個相識多年的朋友,開車載我在北海岸兜風。春天的 陽光和暖風都很溫柔,我在舒適的車中唱起歌來。因為記性不好,每 首歌只唱幾句就換下一首,卻也能生生不息,一副可以唱到天荒地老 的樣子。 朋友忽然轉頭望住我:「從來沒有認識過像妳這麼愛唱歌的人。」 我覺得不好意思:「我太吵了。」 「不是,不是,我喜歡聽妳唱歌,雖然妳從沒唱完過一首歌…… 可是妳總是唱啊唱的,好像好快樂!」 「是因為和你在一起,很有安全感的緣故啊。」我笑嘻嘻的回答 避開快樂不快樂的問題。 因為在那時候,我多半的時間其實並不快樂。我在一種難以向人 訴說的苦楚與憂懼中度日如年,因著好強性格的驅使,我命令自己一 定要若無其事的過日子。每一天,我穿戴整齊去學校教書,企圖將國 文課上得生動有趣。字詞的來源與考證也許很重要,而我更在意的是 我們能從古文與古人那兒學到一些什麼?也許是一種看待人生的態度 ;也許是一種超越苦難的方法。常常,當我寫完黑板,要花費好大的 力氣,才能轉頭面對那些滿懷憧憬的年輕臉孔,並且,給予他們一個 合宜的、肯定的微笑,讓他們相信世間的美好。 我並不是那麼快樂,我只是堅持,不肯讓痛苦掠奪了我的快樂。 -改寫自張曼娟〈在森林裡種首歌〉 26.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上文的意旨? (A) 再大的痛苦,時間也能夠平息 (B) 只有放下痛苦,才能放下自己 (C) 追求快樂,免不了要觸摸痛苦 (D) 痛苦無法避免,快樂可以選擇 27 關於上文的寫作手法,下列說明何者最適當? (A) 以假設問答開頭,表達作者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B) 藉作者喜愛唱歌事例,說明痛苦快樂僅一線之隔 (C) 運用譬喻的手法,表現作者喜愛教學且不從流俗 (D) 藉由與友人的對話,論辯快樂與否皆取決於態度 在已 GJHS Tiinne 文婊姐培 每道試題均有著作權 嚴禁影印、拷貝、轉檔上網管利 89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國中

求解

閱讀下文,回答第46-48題 我買了一個饅頭,沿路散步回家,啃饅頭的時候我想到,一個人能心中無事,沒有一 憂傷、沒有恐懼、沒有罣礙、沒有顛倒夢想的吃一個饅頭,已經很少人能品味了。那種 感覺彷彿是中夜時分,雲散盡了,天清風涼,明月高掛在中天,好像詩裡寫的:「月到5 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涼,料得少人知。」 可嘆息的是,我們這個社會裡有很多人,他們的月亮已經沉落下去了,或被雲遮埋,只 看得見腕上的滿天星,卻看不到心裡的滿天星斗,不知道一個人戴著一只一百元的電子 錶,也可以守時,可以自在、歡喜、坦然,這才是社會最可悲的地方。 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問我:「寫一個字可以賺多少錢?」我說:「運氣好的話,一個字 可以賺一元。」 他大笑:「那麼什麼時候才賺到一億呀!」我說:「可是,寫六個字就可以買一個饅 頭,寫十個字就可以買一把青菜,寫十五個字就可以買一斤蛋,寫十七個字就可以買一 斤蓬萊米,一天需要的還不到一百字呢!」 對於心中有月亮和滿天星的人,生活就是如此簡單!生命不需要慾望妝扮,也戴著燦亮 的光環。 (林清玄〈歡喜自在.月亮下去了) ( ) 46.「只看得見腕上的滿天星,卻看不到心裡的滿天星斗。」一句是說明什麼? (A)愛慕虛榮,借錢來買鑽錶,負債也無妨 (B)塵務經心,即使繁星滿天,也無法欣賞 (C)想要滿天星鑽錶,也想看滿天星斗美景 (D)只重視物質的追求,失去了本性的純真 ( )47.「一般清意涼,料得少人知。」一句的寓意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心安理得是處世的良方 (B)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C)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D)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48.作者說:「一天需要的還不到一百字呢!」這句話是說明什麼事實? (A)生活簡單,稿費收入足以應付每日開支 (B)賺得太少,督促自己每天不只寫一百字 (C)稿費無法養家活口,寫一百字顯然不足 (D)每天至少須寫作一百字,才能應付開支

已解決 回答數: 1
國文 國中

請問27題該如何判斷?解答只有寫透過「急促」和「尖銳」可以判別,不過我覺得D選項也蠻合理的

國文科 第13回(第 .688應用題彙編 二、題組:(26~42題) 請閱讀以下選文,並回答第26~27 題: 已經許久未曾在黎明時刻醒來。黎明,意味著一天的開始,【甲 】天地從暗夜的掌控中掙脫出來,彷彿有著一隻手,一吋一吋舉起沉 重的黑,讓光線逐步滲透、流洩到夜的暗箱裡,把黑逐層撥開。 已經許久未曾聽過鳥在黎明時刻的啁啾。鳥的啁啾,暗喻著天地 的醒轉。鳥在暗中是不叫的,即使叫,至少在暗中是不被「聽」到的 夜的酣聲太濃,把鳥的叫聲也壓抑掉了。【乙】黎明,叫醒鳥;鳥 。 叫醒天地。 。 在黎明的鳥聲中,醒來。這樣的早晨,於我,是相當新鮮的經驗 大約從二十多歲起,半是寫作習慣,半是職業因素,我通常凌晨三 四點方才就寢,日正中午方才起床,因而從來沒見過黎明的身影。【 丙】這樣的「生活」完全被黑夜所掌控,在黑夜特有的寧謐中,我帶 勁地讀書、寫作,工作、呼吸,從來不覺得空虛。 反而,在黎明的鳥聲中醒來,卻讓我感到某種不實。在尚未完全 展現翠綠形色的山中,各種不知名的鳥鳴叫著,似乎也伴隨著陽光的 腳步,一聲聲叫醒了山,叫醒了多數沉睡中的人聲。這些鳥聲,有些 急促,嘰嘰喳喳,猶似 ;有些綿長,咕嚕咕嚕,猶似老人 ;有些沉 啾啾,猶似 醒後咳痰的嗽聲;有些尖銳,啾 穩,嗑 嗑——,猶似中年男子惺忪的怨嘆。【丁】在這樣的黎明 的鳥聲中醒來,在天地的喧聲中甦醒,使我意識到許久不曾有過的, 醒覺。 C 向陽〈在黎明的鳥聲中醒來〉 26. 文中畫線文句的句意,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甲】:描寫黑夜「一手遮天」的景象 (C)【丙】:說明作者習慣晚上工作的情景 (D)【T】:敘述作者反省夜間工作的影響 ⑥ 27.根據文意,文中缺空處依序填入何者最恰當? AV (A) 孩童晨間的嬉笑/母親們叫孩子起床上學的喊聲 (B) 嬰兒夜晚的啼哭/女人們在市集中喊價殺價聲音 學生下課的笑鬧/男人在沙場上鬥志激昂的喊聲 \(D) 母親平日的叮嚀/兒童們放學時歡欣鼓舞的笑聲

已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