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國文 國中

歷屆39題 看了解析還是不理解 求解!!!

請閱讀以下二文,並回答38~39.題: 【甲】 人讀聖人書二三十年,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或有一聽老成語,便能終身服| 鷹。豈老成之言過於六經哉?只緣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大抵看見治則以為治,見亂 別以為亂,見一事則止知一事,何取?觀史如身在其中,見事之利害、時之禍患,必掩 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當作何處之——如此觀史,學問亦可以進,智識亦可以高,方 為有益。 【乙】 46% ——改寫自呂祖謙東萊集 6. 讀書時,須細看古人處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氣象?及自己處事接物 時,又細心將古人比擬。設若古人當此,其措置之法,當是如何?我自己任性為之,又 當如何?然後自己過錯始見,古人道理始出。斷不可以古人之書,與自己處事接物為兩 事。 (3)眼下列關於甲、乙二文文句的說明,何者最恰當? 64% (A)「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是因書讀得不夠多 ——左宗棠全集 38% (B)「見一事則止知一事」意謂對事情的理解不夠全面 (C)「如何氣象」其意是思索今人當前所處的環境氛圍 (D)「我自己任性為之」意謂今人比古人更加不受拘束。 39. 關於甲、乙二文的說明與比較,下列何者最恰當? (A)甲文認為耳熟能詳的淺近道理,更勝於聖賢之言 (B)乙文以古人處事的標準,評斷自身舉措是否合宜 企业 (C)二者都認為讀書應活用,不應拘泥於古人的看法 (D)二者都覺得古人讀書講究方法,比今人更有效率。

已解決 回答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