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 李師古跋扈,憚杜黃裳為相,未敢
失禮,乃寄錢物百萬,並氈車一乘。使
者未敢進,乃於宅門伺候。有肩輿自
宅出,從婢二人,青衣襤褸。問:「何
人?」曰:「相公夫人。」 使者遽歸以
告,師古乃止。(幽閒鼓吹)
①肩輿:轎子。
王叔文之竊權,黃裳終不造其門。
嘗語其子婿韋執誼,令率百官請皇太子
監國,執誼遽曰:「丈人才得一官,可
復開口議禁中事耶!」黃裳勃然曰:「
黃裳受恩三朝,豈可以一官見買!」即
拂衣而出。尋拜平章事。(舊唐書)
@ 黃裳性雅淡寬恕,心雖從長,口不忤
物。始為卿士,女嫁韋執誼,深不為執誼
所稱;及執誼譴逐,黃裳終保全之,泪死
嶺表,請歸其喪,以辦葬事。及是被疾,
醫人誤進其藥,疾甚而不怒。然為宰相,
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賂遷,時論惜之。
黃裳後,賄賂事發。(舊唐書)
(D)(C)(B)(A)合
形節
0
(C)(B)(A)
明象操
1)
5
4
既
語
hp
- (D)千金難買心頭願。
VED (C) 清官難斷家務事
(B)朝內無人莫作官
一四·文(A) 知人知面不知心
合理?
(吗) 3. 根據丙文的結論,對照甲、乙兩文內容,下列推論何者最
(B) 黃裳終不「造」其門
(A)乃於宅門「伺候」
(D) 豈可以一官「見」買——被。
(C) 「尋」拜平章事——尋常
(D)兩文皆以誇飾筆法,使杜黃裳的形象更為鮮明。」
(C)兩文皆藉由敘述事件描繪出杜黃裳的清廉形象。
(B)乙文藉杜黃裳的反問,來凸顯自己的忠貞節操
(A)甲文由杜夫人行事知杜府儉樸,不宜致贈厚禮
( ) 2.關於甲、乙兩文的内容,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如口
(A) 1.下列文句「 」中字詞的意義說明,何者最恰當?
品德教育議題
侍候
-創製 組
素
BINU YAL
養
Almi
專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