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自然 國中

請問1.(2)、2.(2)🙏

地牛翻身!臺灣的地震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受到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互相擠壓,地震頻繁。根 據中央氣象局的統計資料,全臺從 200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共發生 11,000 次以上的地震,圖為地震規模和震源深度的紀錄,圖(二)為不同地震規模發生的次 數,圖(三)為地震震央的分布圖。 以震源深度劃分地震:深度(0~30公里為極淺地震,深度:30~ 深度 70 ~ 300 公里為中層地震,深度 300~700公里為深層地震。 2000年~2020年臺灣地震震源深度 地震規模 3 4 5 6 7 8 震源深度 0 50 100 150 200 素養補給站 250 300 350 1 2 發生次數 2000年~2020年臺灣地震發生次數 1400 1200 1000 。 生 800 600 400 200 地震規模 圖(一) 1. 根據圖(一)的資料,可獲得下列推論: (1) 震源深度愈深,可能發生的地震規模愈 大 (2) 造成以上關係的可能原因為何?答: Đ (A) 大地震只發生在地底深處 (B) 震源深度與地震規模成正比 (C) 地震規模愈大,造成的震度愈大 圖(二) 70公里為淺層地震 圖表判讀 延伸推論 (D) 在地底深處發生的小地震,可能無法被偵測到 (3) 由震源深度的資料判斷,臺灣極少發生深層 淺、淺層、中層、深層) 2. 根據圖(二)的資料,可獲得下列推論: (1) 2000 年~ 2020 年記錄的地震中,發生次數最多的地震是地 震規模 十。 地震。(填極 圖表判讀 (2) 由地震規模的資料判斷,臺灣大多發生的是 大、中、小、微小) (3) 地震規模愈大,發生的次數愈少 。 3. 根據圖(三)的資料,可獲得下列推論: (1) 由圖形中可判斷,西部地震帶地震的特性為震源深度 ,地震次數) 圖表判讀 地震。(填 圖表判讀 圖表判讀 「解題說明1 根據圖形資料作推論 ②以震源深度將地震分為 極淺地震、淺層地震、 中層地震及深層地震 圖表判讀 圖(三) (2) 東北地震帶的震源深度較深,此處的地震主要由 菲律賓海板塊向下隱沒所造成。 延伸推論 (3) 東南地震帶的地震主要由歐亞板塊向下隱沒所造成。 【延伸推論】 123 單題 ) 1. 右圖】 述, 解題說明2 ●根據圖形資料作推論 ②以地震規模將地震分為 微小地震、小地震、中 地震及大地震 (A) E (B) E (C) (D) 1) 2. 喜 何 【解題說明3. ●根據圖形資料作推論 ②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 歐亞板塊向東隱沒 ( ) 3. C

待回答 回答數: 0
自然 國中

有人能告訴我解析或是教我嗎😭

Susan asked me (A) thod - 21.7 A31(B) 31.(3)由圖中所示的地層剖面來看(已知此地層沒有上下倒置 的現象) 哪一地質事件最晚發生? A (A)岩脈A入侵(B)斷層B滑動(C)褶皺C形成(DD岩層沉積 A32C) 菲律賓皮納杜坡火山位於如圖左側P點,請問它是由於 下列哪一種板塊運動方式所造成? 歐亞 板塊 P 澳洲板塊 太平洋 板塊 丙 北美洲: 板塊 甲 【南美三 「板塊: 乙 + 張裂性界線 ▲▲▲聚合性界線 錯動性界線 未確定界線 (A)兩板塊相互擠壓,其中一板塊沒入另一板塊之下方 (B)因 兩側受到張裂性力量驅動而向兩側分開 (C)兩相鄰板塊相擦而 以斷層錯開 (D)此火山的發生與板塊無關。 A D 33.( ( )如表是發生在甲、乙、丙、丁四個地點的地震規模,請 問全球每年發生的地震中,哪一種地震規模的地震發生次 數最少? 地點 乙 甲 地震規模 8.3 4 (A)甲(B)乙(C)丙(D)丁。 D 非洲 板塊( 戊 (A) (B)己 (C)辛 (D)戊。 海平面 海底沉積物 海洋地殼 歐亞板塊 河 FHIT 34.( (B) 在地表內部深約100~250 公里的區域,有部分的岩石 發生了熔融的現象,使得該區的岩石可塑性增高,請問這 個區域的名稱為何?(A)板塊 (B)軟流圈 (C)岩石 圈 (D)地核。 南極板塊 D35.1 35 )依據附圖中的地層剖面,戊表斷層錯動,己表岩脈侵入 ,辛表岩層沉積,壬表侵蝕面的形成,請問下列哪一個地 質事件最先發生? 庚 2 ME |熔融- 大陸地殼 丙 6.5 A36(B) 如圖為板塊聚合的邊界示意圖,有關板塊聚合邊界的敘 述,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 T 2 軟流圈-

待回答 回答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