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8 m
(B) 1.25 m
(C) 1.8 m
(D) 3.2 m
政府為達成 2025 年非核家園的目標,升級擴充燃煤發電廠亦是方法之一,此乃因燃煤
安全存量可達30天,故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燃煤發電仍需扮演一定的角色。台灣電力公司
表示,由於燃煤機組技術持續進步,最先進的「超超臨界」機組,搭配先進環保設備,排
放幾乎接近燃氣機組排放標準,可兼顧供電與環保。以林口發電廠為例,其發電機組由原
先傳統機組改爲「超超臨界」機組後,由於熱效率提高,每發一度電的用煤量從更新前的
0.434 kg 降爲 0.366 kg,減幅達 15.7%,污染排放量也隨之減少,粒狀汙染物排放量降至 10
mg/m以下,與燃氣機組排放標準相當。
什麼是「超超臨界」呢?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以水爲例,在 1 大氣壓下將水冷卻
到0℃以下,水由液態轉變爲固態;若將水加熱到100℃以上,水會由液態轉變爲氣態。但
若在壓力 22.1 MPa 以上對水加熱,當溫度超過 374℃,水的物理性質明顯與其他三態不
同,會介於氣態與液態之間,此時稱之爲「超臨界」狀態。若再持續加壓加熱,使其壓力
達 28 MPa 以上、溫度 580℃ 以上時就稱爲「超超臨界」狀態。當物質處於超臨界或超超
臨界狀態時,其流動性接近於氣體,密度則是接近於液體;因密度高,可輸送比氣體更多
的質量,因流動性佳,輸送時所需的功率則較液體爲低,亦即傳遞阻力遠較液體爲小,因
此火力發電若透過「超超臨界」狀態的水來推動發電機,可提升發電效率。
76.
依據上述短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c
(A)水要到達「超臨界」狀態,壓力必須在 22.1 MPa 以上,其中單位 MPa 之 M 代表 10°
(B) 燃煤發電廠發電機組改爲「超超臨界」後,可達成汙染物零排放之目標
(C) 定量的水由氣態進入「超臨界」狀態時,其體積變小
E
(D) 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屬於再生能源電廠
(E) 以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取代核能發電廠可改善空氣汙染狀況
77.
圖(1)爲臺灣 106 年度不同燃料於火力發電中的發電量比率,已知
當年度火力發電的總發電爲 1500 億度,且該年度燃煤發電均是使
用傳統發電機組,若將發電機組由原先傳統機組全部改為「超超
臨界」機組後,則約可減少多少公斤的煤使用量?
(A) 2.5 X 10²
(B) 3.0 X 104
(D)7.7×10°
(C) 6.9×10°
(E) 4.7×10°
78
106年臺灣火力發電比率圖
輕油
0%
重油
7%
煤
46%
天
歌
47%
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