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中
答案為BCE
想請問這題的(A)電子雙狹縫實驗應該也有呈現粒子性?
還有(C)電子為機率波,應無法判斷下一次發射的電子是否會通過狹縫?
物理學家作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而得到類似光的雙狹縫實驗結果,在光屏上呈現干涉
條紋。關於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結果的解釋,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以愛因斯坦提出的光粒子性解釋
(B) 可以用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說明
(C) 若再對此雙狹縫發射一電子,則電子無法通過狹縫,會被阻隔
(D) 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的結果是因為電子均帶負電,經過雙狹縫時互相排斥而造成
(E) 干涉條紋並非馬上出現,電子依照一定的機率分布,隨機在螢幕一點一點地出現
9. 為了解波粒二象性,物理學家設計精巧的電子雙狹縫干涉實
驗,不只可以觀察到電子的干涉條紋,還可知道干涉條紋如
何逐步浮現。作電子雙狹縫干涉實驗時,干涉條紋並不是一
下子出現。電子依照一定的機率分布,隨機在螢幕上一點一
點地出現,直到電子數累積夠多時,干涉條紋的樣貌才清楚
地顯現出來:電子一點一點出現,點出其粒子性,最後干涉
條紋的浮現,顯示其波動性。在此實驗中,電子的粒子性與
波動性,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出來。
古典的粒子有確切的軌跡運動,但是光子與電子的運動,並
沒有確切的軌跡,只能採用機率分布來描述。物質波與光波
就是用來描述物質或光子在空間出現的機率分布,並可藉由
適當的實驗設計,如雙狹縫干涉,展現其波動性。
解答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
看了這個問題的人
也有瀏覽這些問題喔😉
電子落點跟穿透的意思一樣吧?無法確定電子從哪個狹縫通過,也無法確定電子是否會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