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當年讀史至此,不禁掩卷長歎,歎惜項羽之剛愎自用、大業不成,近來,年歲日增,少年
銳氣,洗磨略盡,別有會心。記得卡萊爾在他的名著《英雄與英雄崇拜》中曾說:「重要的不
是一個人有多少麩皮,而是他有沒有麥粒。」項羽誠然麩皮甚多,簸揚不盡,可是,他卻以自
己獨特的人格與生命歷程,孕結出一顆飽滿圓實、碩大無朋的麥粒。一如太陽的光芒掩盡了星
體上無數的「黑 点長空仰望,只見白熾光華,璀璨耀目!就歷史成敗而論,項羽失了江
山、帝位,但就人格的完成而言,項羽卻成了悲劇英雄的典範。
史遷卓識,不以成敗論高低,他為項羽寫「本紀」,並置於〈高祖本紀〉之前。筆力扛
鼎、悲歌慷慨,是史記中最出色的文章。高祖本紀引鬼神之說頗多,不怕死的韓信也直指劉邦
「陛下殆天授,非人力也」!但項羽本紀從頭到尾,沒有異兆、沒有祥瑞,沒有白蛇、赤
蛇……只有一個「人」!
請
Do
6.依據上文,下列關於文意的分析,敍述適當的是:
(A)作者當年讀史掩卷長歎的主要原因是為項羽成就悲劇英雄的典範而歎惋
c
問
(節自《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壹)》,九歌)
EPE
(B)作者後來才體悟到項羽失了江山、地位,反而能得到史家與後世的同情
(8)
(C)文中引用韓信之言,旨在強調劉邦是天命所歸,實非項羽人力所能抗衡)
(D)文末「只有一個『人』」,道盡項羽大業未成,英雄末路的孤獨與淒涼 赤
(4)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