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請問有人知道第3.15.24.25.26.28要怎麼訂正嗎 求解析

壹、選擇:(每題2.5分。共82.5分): 1. (B)表(一)為臺灣四家企業為了提升競爭力而採行的方 法,其中何者主要是為了達到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的目的? (A)甲(B)乙(C)丙(D)丁。【110教育會考】 企業 表(一) 採行的方法 甲 製鞋廠從中國沿海遷 廠到內陸 紡織廠研發吸溼排汗 判斷 2. ( B )附圖呈現某時期甲、乙二地原住民人口數量估計值 的變化。造成此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拉丁 美洲獨立運動引發列強的征討 (B)西班牙人入侵,帶來戰 爭與傳染病(C)工業革命傳人,嚴重汙染美洲環境 (D) 英國移民遷入,壓縮印第安人生存空間。【103教育會考】 (百萬人) 乙 的機能布料 丙 煉鋼廠設置在高雄臨 海工業區內 在父員 T 電子廠自東南亞引進 大量外籍勞工 8. ( 开 T 6. 一 4. ( 5.( 30- 254 20 15 10- 甲 5. 0 1520 1540 1560(年) 甲 紀念日: 皇帝壽誕、皇太后 壽誕、孔子生日、 頒詔預備立憲、停 科舉、各省諮議局 成立 事件 國恥紀念日: 甲午對日本戰敗。 庚子聯軍入京 「國民紀念日: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 總統使全國南北統 1、孫文被舉為臨 「時大總統、宣統帝 退位 國恥紀念日: 甲午對日本戰敗、 庚子聯軍入京 )圖(八)中甲、乙分別為兩個時期官方所頒行的學校行事曆,每逢表中所列的紀念日,學 校須為學生講述相關歷史,來養成愛國心。由甲乙的轉變,主要受到下列哪一事件的影響? (A)辛亥革命 (B)戊戌變法(C)《馬關條約》簽訂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1教育會考補 考】 圖(八) (V)同學們輪流上臺介紹臺灣各原住民族。玉華上臺時說道:「他們人數較多,主要分布在花 蓮、臺東兩地的海岸平原與縱谷平原。為了慶祝豐收,他們每年都會舉辦盛大的豐年祭感謝神 靈庇佑,吸引許多人的參與......」她最可能是介紹下列哪一原住民族? (A)賽夏族 (B)阿美 族(C)魯凱族 (D)排灣族。【110 教育會考補考】 )在咖啡廳打工的大牛,自從年齡不受《勞動基準法》童工規定的保護後,老闆開始要求 他每週五加班到凌晨。某日,大牛與客人發生衝突,因而被移送少年法庭審理。根據上述內容 判斷,下列關於大牛的敘述何者最適當?(A)屬於無責任能力人 (B)屬於完全行為能力人 (C)可能受到保護管束處分(D)可能被處以十五萬元罰鍰。【110教育會考】 6. )歷史學者曾指出:「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種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占領。」上述朝代的 封建擴張,主要是向附圖中哪一方向? (A)甲(B)乙(C)丙(D)丁。【104教育會考】 a 9. 1

待回答 回答數: 0
國文 國中

請問有人會這幾題嗎?(文言文) 有點趕…只會一題也可以,拜託了 謝謝😆😄😁

29.「受人儀物,議日「拜領」。然而不獨我受日「領」,望人受我者亦日「領」。趙 松雪與人束云:『有素一匹,以表微意,伏冀笑領。』」(劉献廷《廣陽雜 記》)關於上文的解讀,以下說明何者最適當? (A)拜領與笑領都是謙虛的用法,表示只接受好意但推辭對方的禮物 (B)接受地位高的人禮物用拜領,接受比自己地位低者的禮物用笑領 (C) 致謝的對象如果是特定的要用「領」,若不知贈送者為誰則改用「受」 (D) 趙松雪送人素週一匹附上東帖,內容中的「微意」、「伏冀」都是謙詞 30. 大腹皮,本草言其性最猛烈,破氣,虛損者忌之。其子即檳榔,今人 多好食之,亦無差。樹高五七尺,其莱聚於秒,葬下數房,房結数百子, 名鬼子檳榔。中有實。學人、滇人熟而後食,臺灣人則生即取而食之,云可 治瘴氣,消飽脹。用塘房灰以柑子蜜染红,合海沼藤食之。每會席,宴客前 各置一枚。范石湖云:「頃在嶺南,其人好食檳榔,合塌灰、扶留「藤,食 之時,已而醒快。三物合和,唾如濃血,可厭!」 一改寫自阮葵生(茶餘客話》 根據上文,下列關於吃檳榔的敘述何者最適當? (A)《本草綱目》裡記載吃檳榔對人體有益,沒有 食用禁忌 (B)不只臺灣人吃檳榔,其他地區的人發展出了不 同吃法 (C) 與檳榔共食的物質對人體有害,甚至會造成昏 臨吐血 (D) 臺灣人以檳榔為筵席中的待客珍品,平日極少 有人吃 @ 1.破氣:破除氣積警滞。 2. 秒:音门一么V,樹幹 或樹枝末端。 3.房:分枝。 4.扶留:子如桑,其藤 可夾檳榔而食, 31. 姚安公曰:「子弟讀書之餘,亦當使略知家事,略知世事,而後可以治 家,可以涉世。」明之季年,道學彌尊,科甲'确重,於是點”者坐講心學以 攀援聲氣,樸者林守課冊以求取功名,致讀書之人,十無二三能解事。 清·觀弈道人《榮陽消夏錄》 事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對「讀書」或「讀書人」的看法?@1.科甲:科舉。 (A)讀書人如果不接觸了解真實世界,則無法解決生活世事 2.點:聪明、 (B)治家治國靠道德修養,心學的涵養比讀書求功名更重要 機靈。 (C) 讀書不能只在書房內用功,還要常與老師朋友相互討論 3. 登氣:朋友 (D) 明代晚期士人讀書投機取巧,擁有真材實學者少之又少 間相互追隨、 依靠。

待回答 回答數: 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