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

科目

問題的種類

社會 國中

想確認一下第二小題是否正確

·要求外爭主權。 是因為何事? 外國人扶植成 帝」,什麼事 州國位於何處? 東 著一麻袋的 的鈔票卻只 為何者? 者 (6-2) 2. 資料一: 2020年8月24日《經濟日報》 電影《八佰》上映後反響熱烈,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八年 抗戰中戰火激烈的戰役,中日兩軍在上海血戰三個月, 最後國民政府仍不支敗退。《八佰》主角謝晉元當年死 守的四行倉庫現已改建為紀念館。受熱映影響,近日迎 來參觀人潮,紀念館平均客流量已達到每日 2,500人次 的上限,且近三日的參觀已全部額滿。 資料二: 英軍詢問倉庫有多少駐軍時,謝晉元回答有800人,並 慷慨的說:「我800兄弟寧願戰死倉庫,也絕不放棄任 何殺敵的機會。」 謝晉元和400將士艱苦戰4天4夜,直到接到了撤退 命令,他們才突破重圍,混入英法公共租界,但「八百 壯士」死守上海的事跡卻傳開了,事後更被授予抗戰最 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謝晉元的謊言似乎欺騙了全 世界,因為他根本就沒有800人! 請問: 巾 少 (1)資料一中,四行倉庫與哪場戰役關係較為密切? (A)淞滬會戰 (B)九一八事變 (C)珍珠港事變 (D)七七事變 (2)閱讀資料一和資料二後,以下哪段敘述較符合史實? (A)謝晉元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攻 (B)電影《八佰》名稱與人數無關 (C)有八百人,但只找到四百壯士的屍首 (D)四行倉庫為謝晉元和其部屬奮勇抗日之處 三、素養題:每題4分,共8分 1~2 各地 據 C 1.就下段文字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已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求解釋20、22🙏

20. 圖(十)為行政院官員針對美國萊豬開放進口所召 一開的記者會,該名官員試圖運用哪一個理論解 決中央與地方政策不同而引發的爭議? (A)均權制度 (B)權能區分 (地方自治 (D)權力制衡 ▲圖 地方訂定瘦肉精零檢出 無效,食安標準得全國 一致並統一規範,沒因 「地制宜的空間! 21. 2022年6月24日,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部落召開了部落會議,同意授權鄒族獵人 協會作為部落代表,與政府訂定狩獵與自然資源管理契約,以加速契約完成和自主 管理的目標。另一方面,部落會議也討論了村內的其他事務,如電線的剪枝、資源 回收袋的發放、青少年的行為問題、產業推廣的活動等,彼此交流觀察和看法。由 上述可知,部落會議的召開主要是為了達成何種目的? (A)成立政治團體 (B)改善經濟狀況 (C)振興傳統文化 (D)凝聚部落共識 22.一名17歲無照駕駛的少年開車上路,撞擊徒步穿越馬路的婦人,造成婦人頭部重 創、全身骨折,送醫搶救後雖撿回生命,但仍導致婦人癱瘓,針對少年的行為,刑 事上法官依「過失致重傷害罪判處六個月徒刑;民事上婦人請求賠償792 萬元, 法院認為家務勞動仍有經濟價值,按基本工資計算薪資損失,加上精神撫慰金、醫 療、看護等費用,判決少年與其法定代理人應連帶賠償508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依內容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案的賠償屬於主刑中的罰金 (B)此次判決肯定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 (C)本案是透過訴訟外的和解處理糾紛 (D)父母須負連帶賠償責任是因為少年屬於限制責任能力人

已解決 回答數: 1
社會 國中

想問1、2題

(A)死刑 (B)無期徒刑 B (C)沒收 (D)拘役。 22 可能被依何種罪名起訴? (A)侵占罪(B)妨害電腦使用罪 職信件,並將電腦內公司會議紀錄、產業資料、簡報資料檔案全數清空,隨後 一名鄭姓男子前擔任某國際藥業公司前董事長特助,2017 也沒有出現。公司認為鄭男的作為,造成公司損失,因此向鄭男提告。鄭姓男 年突然向公司寄出版 重 15-1 行政 (C)竊盜罪(D)詐欺罪。 二、長文閱讀題組(每題4分,共12分) 1 行政 意義 範圍 每次發生酒駕致人於死的案件時,社會大眾多希望能嚴懲酒駕行為,因此有立委提案 修法,將酒駕致人於死從重量刑,納入死刑或無期徒刑。但是法學界對於酒駕致死修法, 有兩項疑慮: 1. 修法目的為有效達到防治酒駕,從每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酒駕致死案件已逐年下降, 是否還有必要提高刑罰? 2 對酒駕的人來說,重罰是否有效?酒精成癮者只要一沾到酒精,思緒就無法控制,嚴 刑峻罰也拋諸腦後。如果把這類酒駕於「事後」直接視為故意殺人,而不「事前」積 極介入、妥善協助治療,刑罰將失去「預防犯罪」的現代功能。 非酒精成癮者則應採取事先預防,例如:酒精鎖的管制方式,可以在駕駛行為發動 前,讓飲酒之人無法上路。若能因此有效防止酒駕,是否比加重事後處罰更能達到治本效 果?在修法的量刑上,法學界也提出討論。例如:修法後可能會違反罪責相當原則,即 行為人犯的罪與應受的刑責應相當,但有些酒駕造成的傷害並非全是故意,若一律拉高刑 罰,就會造成《刑法》適用上的問題。除了酒駕之外,也有很多交通事故會造成用路人死 亡,例如:闖紅燈、逆向等,因此如果僅在酒駕致死上提高刑罰,似乎有些評價過重了。 民眾希望對酒駕行為從重量刑,關於文中建議納入刑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剝奪酒駕者財產(B)均屬生 (C)須附加沒收車輛 (D)法學學者贊成。 2. 將酒精成癮者的酒駕行為於「事後」直接視為故意殺人並處以刑罰,屬於實現刑 罰的何種目的? (A)處罰 (B)預防 (C)教育(D)矯正 一) 3. 依據上文判斷,下列有關酒駕行為及其處罰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造成用路人死亡的違法行為只有酒駕,故需重罰 (B)對於酒駕行為的處罰不需考慮罪責相當原則 (C)酒駕致人於死屬於犯罪行為 '(D)修法提高處罰一定能有效防治酒駕發生。

已解決 回答數: 1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