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otionBanner

解答

【地理解析|環境負載力 × 人為提升 × 人口承載】

◉ 題目
環境負載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地的人口數量,可限制或促進人口成長。
下列哪一項是以「人為方式」提升一地環境負載力的作法?

【什麼是環境負載力?】

➤ 環境負載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 指一地自然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不造成資源枯竭或環境惡化。

【如何判斷一地環境負載力高或低?】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觀察:

➜ 水資源是否穩定?
➜ 土地是否適合居住與耕作?
➜ 能源與糧食是否可取得?
➜ 基礎設施是否完善?(交通、醫療、污水處理等)
➜ 是否出現環境惡化?(如空氣污染、過度開發、垃圾處理不足)

【如何「以人為方式」提升環境負載力?】

✔ 興建水利設施(如水庫、灌溉、淨水系統)
✔ 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 發展都市農業、活化空間利用
✔ 建立污水處理與廢棄物管理系統
✔ 政府規劃永續發展、基礎建設升級

【四個選項解析】

➤ (A) 宣導「晚婚晚育」理念,降低出生人口數量
✘ 這是人口控制措施,只是減少需求,但沒有改善環境本身的承載能力。
▶ 屬於「人口政策」,不是提升環境負載力的作法。

➤ (B) 沙漠地區興修水利,形成綠洲農田
✅ 正確答案!這是人為改造環境、提升水資源利用率與土地可耕性,
→ 原本不宜居地區,經改善後可供更多人居住與耕作,真正提升了負載力。
▶ 典型的環境改善型策略。

➤ (C) 人口過多時,將人口移往人口稀疏區
✘ 這是「人口分布調整」策略,只是將壓力轉移,
→ 並未提升任一地區的資源或環境承載力。
▶ 屬於人口壓力分散,非提升負載力本身。

➤ (D) 坡地休耕,減少耕地
✘ 雖有助於土壤修復與環境永續,
→ 但短期內會降低土地利用效率與糧食產量,
▶ 屬於「負載力下降」的情境,非提升。

【總結】

這題關鍵是抓住「人為方式 + 提升負載力」兩個條件。
✔ (B) 沙漠興水利,是唯一同時符合這兩點的選項。
其他選項不是降低需求,就是轉移人口,或導致負載下降。

✅ 正確答案:【B】沙漠地區興修水利,形成綠洲農田。

留言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