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高中
已解決
這兩題不懂 高一歷史
28.威權時代有定期選舉?
9.不太會分辨這些是屬於那些類別
謝謝- ̗̀( ˶'ᵕ'˶) .ᐟ.ᐟ.ᐟ.ᐟ
曲:
甲:「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不能讓共
匪盡著盤據。
乙:「老法統唉呀無天理,霸佔國會在變把戲.......我要抗議!我要
抗議!」
丙:「臺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是應該.....百般義務咱都盡,自
治權利應當享。」
這三首歌創作的時間,順序是:
(A)甲丙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108 指考)
10. 兩位同學合作一篇小論文,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甲查到一份以羅
馬拼音書寫的閩南話教
會報紙創刊號(圖1);
乙則找到當時西式洋樓
The-*-*-*-
Kis-siz-ri
根據上述,對張大千七十歲前後的成就最可能給予怎樣的評
價?
(A)之前精於工筆;之後改學潑墨,呈現東洋畫風
(B)之前名滿天下;之後潑墨畫作,殊失優雅風韻
(C)之前缺乏創意;之後抽象手法,已失中國風味
(D)之前善於臨摹;之後抽象表現,創造現代風格 (106指考)
9. 歌曲往往會反映時代的氛圍或訴求,以下是三首曾經在臺灣出現的歌
Pop
162
ACD
(A)1000 年代
(B)1680 年代 (C)1890 年代 (D)1940年代(101 指考)
多選題(每題至少有1個或1個以上的答案)
28. 臺灣在威權統治時期,政府對社會各層面都扮演領導和監督的角色。
但威權統治並非密不透風,其間也有幾項有利於民主轉型的因素。這
些有利的因素包括哪幾項?
(A)定期舉行的選舉制度,使政治上的反對勢力有發展的空間
(B)出版講學等文化政策開放,有效潛移默化國民的民主意識
(C)中產階級和資本家隨經濟發展崛起,為政治轉型提供活力
(D)外省人長期掌權,反使省籍問題成為民主運動的動員基礎
(E)推動多元平等的社會政策,使族群關係得以長期維持和諧(100 指考)
303,707
S& C
29. 民國八十年,政府順應學運訴求,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並廢止「動
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此舉對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帶來哪些突破
性的進展?
解答
您的問題解決了嗎?
看了這個問題的人
也有瀏覽這些問題喔😉
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