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距離會考很遠了,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經驗給你參考
背景是我高中第三次模擬考數甲只有41分,但是可以在一個月內衝到81.6(頂標67)。我認為數學成績不一定真的代表數學程度,因為除了程度,還有策略性的問題。因此,就算是程度不好的人,依然可以靠著一定的解題策略在「升學考試」拿到不錯的成績!
現在說回你的問題,如果是會考,你可以找一找有沒有課綱,並且把歷屆試題近10年的刷好刷滿,並且確實的訂正。好,目前為止是一般學生都會做的事情。接下來的動作取決於你有沒有確實訂正,你將每一題對應到課綱的那一章節做一一對應,如果是不重要,而且近十年幾乎都不是考試重點,可以不用念。
舉例來說,當初99課綱微調,指考數甲的課綱中,三角函數是重要的要念,但三角函數裡面的疊合近十年只出題過一次,近五年沒有出題過,這又是一個在這個章節具有難度的小節,所以當我把這個小節放掉,除了獲得更多時間,我也更能聚焦在「考試重點」上面。此外,疊合卻是補習班的重點,原因是它足夠難,有難題,補習班才能做文章。再舉一個例子,同樣是三角函數的章節,複數平面是三顆星的考試重點,我會再去用歷屆試題來看原因。我發現原來複數平面可以「跨」到其他章節的向量問題、矩陣的問題等等,我找到出題模式之後,除了我可以預先設想出題的邏輯外,我考試比較不會慌張。
當初我準備升大學的指考,大考中心是有出版自己的詳解的,會比市面上的參考書更具有閱讀的意義,除了對應到的課綱等等會標注,省下你自己找的時間外,出題的核心概念和脈絡我覺得敘述的相當完整,可以把每一題當作是手寫題的臨摹練習對象!
給參考!
回答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
この質問を見ている人は
こちらの質問も見ています😉
謝謝你!我會試試看的
數學我真的沒辦法(ಥ﹏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