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h Science
高校生
(高一的)
不太懂為什麼詳解說「建築高度」會和「地震發生頻率」有關係…
(右圖是詳解
2016年2月6日地震後,臺南市區多處都可見土壤液化跡象,包括安南區、新市區、中西區、
北區,水利局掌握部分建物傾斜沉陷 30公分到1公尺,相當嚴重。試問何者與臺南地區易發生
土壤液化的因素較無關
(A) 舊河道土壤疏鬆 (B)高地下水位(C)地層上建築物高 (D)砂質土質為主
(E)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
Ans.
C
和地質結構狀
態較有關
依怕取對數計算,各地測得地震規模
相同,與距離無關,以整數+小數表示:地震震度與
距離有關,各地數值不相同,同時考慮最大地動加速
度和速度影響。
2.地磁倒轉與外核金屬液體流動較有關係。
3.建築物的平均高度和當地的地質結構狀態,以及當地
的地震發生頻率等較有關係,與土壤液化較無關。
4. 臺灣多數人居住在西部,故當西部發生地震易造成嚴
重災害。
0
5. 已知vp = 6km/s,vs=3km/s,At=10s,則At= 10s
=d/vs-d/vp,d = 60 km。
6. 承上題,已知甲測站距離震源60km,以P波傳遞須
10秒鐘,故地震於10:30:20 發生。
7 需先利用與第5題相同的方式計算乙測站與震源之距
波傳遞180km需30秒,故由第6
所測得之
回答
まだ回答がありません。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
この質問を見ている人は
こちらの質問も見てい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