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Ethics
高校生
請問為什麼第四題的A不能選 我看詳解寫A屬於法律責任 但是他講義自己整理說罷免是政治責任
質
(A)I
(C)內閣制中行政權歸屬於閣揆和內閣
(4)元首可以下令解散議會,故為總統制
(B)國會選舉讓各黨有執政機會為總統制
(C)國會與內閣皆有政治實權,近似我國政府體制
(D)國會擁有提出不信任案的權力,故屬於內閣制
D 3. 經由小新、阿呆、風間的討論,可以推斷下文的國家屬於何種政府體制?
(B)總統制中行政權歸於內閣而非總統
(D)總統制中行政權由總統與總理共享
小新:「國會贊同政府的政策時,我們的政府才能繼續執政。」
阿呆:「當國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必須總體辭職。
J
風間:「不僅如此,閣揆可以提請國家元首下令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國會選舉。」
AB
4. 某直轄市發生該市有史以來最大火災,市府對此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責任分析,消防局
長、工務局長因本案主動請辭,以政府課責的角度觀之,下列事件何者所負的責任與
L政治責任 主動辭職
其最為相似?
(A)某民代或市長因行為有違選民所託,致罷免通過因而去職-
(B)交通部長因春節輸運計畫未達成效致民怨四起,辭職下臺
(C)某公立國中教師因為性騷擾學生,被解聘且終身不得任教
一之事宜
BD
(D)某政府官員因收受賄賂,包庇酒店於疫情間營業而被起訴
☆ 行政院通過《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可結合民間團
體設立「實物銀行」,建立實物給付物資之管理運用及調度制度,提供物資照顧弱
勢,例如棉被、白米、食物券等,救助的對象及實施方式等,由地方政府訂定。上述
法案的制定彰顯出下列何種地方治理的特色?
(A)中央藉由法令與法規支配、控制地方政府
分權治理:
讓而與伙伴關係
分權制衡
制算
台僵局
危機
則該法案即失效,此即總統的「否決權」(又稱要求覆議權)
再將該法案送請總統簽署,否
制算
國會針對總統違法行為,眾議院以1/2多數決提出彈劾後,送交參議院審
彈劾制度
優點
缺點
理,若獲參議院2/3以上同意,則總統須解職
1. 行政、立法權力分立,責任歸屬明確,不易專斷
2. 總統掌握行政權,事權集中較能貫徹決策,穩定政局
3. 國會通過立法案須經總統簽名公布後始得施行,使法案具備雙重民意基礎
1. 總統權大,易輕忽國會、政黨等意見,若缺乏協調能力,行政權易獨斷
2. 若總統黨籍與國會多數黨不一致,易形成立法與行政間的政治僵局
3. 總統與國會任期固定,無法以不信任案或解散國會解決政治僵局
優缺點
法律責任
民事、刑事及依法產生的行政責任
違法或失職,翻:執行政策怠忽職守,
形成行政缺失
接受司法判決或行政懲處
綜合比較
政府官員的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
政治責任
分類 集體責任(總辭)與個人責任(自行辭職)
時機 政策錯誤或成效不彰,造成民眾不滿
方式
辭職下臺、罷免
跨區自治(資源共享)
ex:高
2 行政權歸屬於總統者為總統制,行政權歸屬於閣
揆和內閣者為內閣制,故選(C)。
3. 內閣制國家中,內閣若失去國會多數支持,國會
可以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通過後,將使內閣
總辭,首相有權呈請元首解散國會,進行改選。
4. 題文官員乃主動負起政治責任,與(B)相同。(A)是
基於《選罷法》的規範,負起法律責任。(C)(D)皆
是負起法律責任。
5. (A)府際關係過去重視中央集權式的地方自治,中
央政府可藉由法令與法規解釋權緊密支配、控制
地方政府,現今則非。(B)強調中央及地方的分
權治理與伙伴關係。(C)應改為垂直關係。
做施政報
80 17. (B)類似
78 6. 英國與蘇格蘭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從
文中所述「蘇格蘭自1999年起擁有自己的國會,
在教育、醫療和環境方面享有立法權」可知,英
皆有此
過半的
18.(A)是
關。
混合是
19.
回答
まだ回答がありません。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
この質問を見ている人は
こちらの質問も見ています😉
おすすめノート
[106學測]公民最強完整重點整理
2954
35
[公民]學測總整理
2401
10
(107學測)字草不專業《快速讀通公民1-4冊全》
1189
18
【107指考】【公民】B1-4指考前最後總複習
117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