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ベストアンサー ✨
這東西一般你要去外面上課才聽得到
首先不要用"背"的,要用"比較"的
指標有4個 最暖月(7月)最冷月(1月)月均溫 年溫差 年雨量
口訣 找特色 先分帶 再雨量
舉例
熱帶1月18度以上 溫帶0度以下(會下雪) 寒帶最暖月(7月)小於10度
熱雨200mm/月
熱莽 夏雨(200mm/月)冬乾
溫地 夏乾冬雨(這個很好找,冬天下雨曲線跟多數相反)
溫海 年溫差小 全年有雨,不到200mm/月(這很好認,每個月都有雨非常"平均",幾乎沒有太大起伏都在200mm左右,雨量比季風氣候少)
溫陸 年溫差大 夏雨(不到100mm/月)冬乾
極地 最暖月10度以下 少雨(這兩個很少考,很好認)
副極地 最暖月10度以上 少雨
乾燥(250mm/年)=>注意是每年不是每月、日溫差大=>這兩個很好認(夏天又熱雨又少)
熱沙 日溫差大 年溫差小
溫沙 日溫差大 年溫差大
季風(夏雨冬乾)
夏天雨量高過200mm/月
溫季年溫差最大
高地
最暖月小於20度 ,降雨只有2~3個月,雨量比沙漠多一點點(很好猜,因為少雨又很冷,極地又很少考不容易搞混)
總結
夏雨冬乾很多都有這個特質,所以這一類的最後再去判斷
季風比溫陸雨量多很多
熱帶莽原氣溫又高很多
哇~你太強了吧... 感謝分享♥
夏雨型暖溫帶氣候其實跟溫帶季風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