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中学生

為什麼31題不是B?

晨塔加 #時間: 世紀 作物 原產地 解決問題: 紓解人口增加造成 的糧食不足問題 已能造出遠洋大海 電與皇族擇居於此, 市為「世界第一大 關係,長期處於和 影,但此後宋帝國 明末清初,人工教會來華傳教,促成東西文化交流,有些傳教士任職於朝廷,後來清廷禁教, 文化交流中斷,下列三項資料可呈現其中的轉變。 1692 年,康熙下達一道《容教令》:「現今治理曆法,用兵之際,力造軍器、火炮,差往俄羅 斯,誠心效力,克成其事,勞績甚多。各省居住西洋人,並無為惡亂行之處 |資料 天主堂俱照舊存留,凡進香供奉之人,仍許照常行走,不必禁止。」顯示當時傳教士的勢力攀 相應將各處 上高峰。 教宗堅持儒家的祭典與天主教教義衝突。1705 年,天主教教宗派遣特使鐸羅來華,1707 年鐸 資料二 羅在江寧(今南京市)發布禁令,康熙遂下令將鐸羅押往澳門交由葡萄牙人看管。1707 年康熙 「嚴斥:「眾西洋人,自今以後,若不遵利瑪竇規矩,斷不准在中國住,必逐回去。」 資料三 1720 年,清廷決定禁教,康熙說:「西洋等人無一通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 「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30 資料二中提到「利瑪竇」規矩是指下列何者? (A)引用中國經典闡明天主教教義 (B)允許中國教徒祭祖、拜孔子 (C)積極傳播西方科學知識 (D)與朝臣士大夫結交往來 1 由上文三項資料可知康熙皇帝對天主教態度的轉變,源於何事? (A)禮儀之爭 (B)跪拜禮節問題 (C)傳教士捲入宮廷政爭 (D)西方國家顯示出對中國領土的野心 32 16、17 世紀西方傳教士傳入的西學,尚未包括下列哪一項? (A)制定曆法、火炮 (B)翻譯《幾何原本》 (C)天賦人權的學說 (D)繪製《皇與全覽圖》 伫環境教育議題 第三冊

回答

中國禮儀之爭:天主教教會和清王朝在學術和政治上發生的衝突。在天主教內先後有兩種看法,耶穌會認為祭祖、祭祀孔子(祭孔)乃世俗的禮儀,與天主教教義相容,在一定範圍內,是應該被容忍的;而以道明會和方濟會則認為這與天主教教義相悖,不可容忍,並因此向教宗請示報告。

この回答にコメントする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