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Ethics
高校生
|南一公民與社會第八章 科技與媒體|
這一章上學期沒有教 老師說寒假自己讀開學要考 但是關於裡面一些名詞或句子的解釋我不是很理解 想請問一下是否能舉例或我理解的是否正確😅
1.媒體商業化中「擴大廣告收入」:在內容上引起閱聽人的共鳴,努力迎合大眾的口味或吸引其目光。
-是指為了提高收視率或發行量去犧牲新聞真實性
2.媒體高度集中的例子?
3.媒體組織的立場中(1)「新聞記者可能為求升遷,揣摩經營者立場,進而調整新聞事件的選擇與報導取向」
-指記住揣摩上級的喜好加以調整新聞的內容?
(2)「媒體經營者也可能直接干預新聞工作者報導的自主性」
-指上級可直接干預新聞內容?
4.「媒體再現」指過程,再現的不平等可能因為不同人掌控報導的權利而發生
5.答辯權-只有相關人士可做答辯
更正權-只有當事人可做更正
6.使用權中「人民能自行提供或製作節目內容,『甚至可進一步要求公民分享電波頻率』」
-指可要求與其他媒體擁有一樣的播放時間
7.公民媒體-平台/公民記者-人
若有任何理解錯誤希望能得到糾正,問題較多,麻煩大家了😅
9
麻煩之處,在於這個媒體「虛構、扭出
電三法,違反事實查證、公平原則等,政府應透過法律約束媒體
另外媒體部分行為,可能不涉及法律,如不報導香港「反送中」新聞,刻意將六四新聞下架
等,也代表其失去媒體的基本專業及倫理,淪為背後勢力的「宣傳工具」,法律並未逼媒體一定
要報導,但不報導須面對臺灣社會的鑑別。許多人認為在臺灣可以姑息、縱容這些媒體為所欲為
,但當該報導與專業倫理有高度落差,民眾深深知道其立場,就會理解什麼是良幣、什麼是劣幣
失去專業倫理的媒體必須知道:「千萬別低估市場鑑別能力!」
資料來源:吳柏軒(2019):反紅媒群眾擠爆凱道 學者:媒體不能罔顧倫理。自由時報。
=
重點> 媒體與社群網路的產製過程對公共意見的影響
呈現內容 媒體呈現的內容往往經過篩選、具有特殊性、顯著性與衝突性等特性
(1)新聞的產生就像工廠的裝配線,需經過一道道製程,才能
製造出產品(新聞)
(2)首先是記者蒐集、整理並撰寫新聞稿,其次是編輯們的挑
選、潤飾與定稿。在此過程中,記者與編輯們很可能從自
記者與編輯 身觀點出發,強調或刪減新聞事件中某些資訊的呈現
編寫角度
0
主
輯
媒體產製過程
的影響
o
消息,記者須經常與政治人物、公務人員與意見領袖聯繫,增加獲
弟的觀得重要消息的機會,也比較容易拿到「獨家」。正因如此,
點
新聞內容較可能偏向消息來源者的立場與觀點
新聞記者可能為求升遷,揣摩經營者立場,進而調整新聞事
媒體組織的
件的選擇與報導取向;此外媒體經營者也可能直接干預新聞
立場
工作者報導的自主性5)
Do
摆臂上长及英特
並力加以調整了容!
心。上及可直接干预新聞
口容:
p.163-166
、媒體再現與媒體近用存在哪些不平等現象?
定義
重點 媒體再現
「經過新聞媒體產製,而將社會事實再度呈現給閱聽人的過程。媒體傳播的內容並非完整
而
客觀地直接反映社會現實,即使同一新聞,在不同媒體報導下,所呈現的立場與觀點
也不相同
在新聞報導或戲劇節目中可能藉由刻板印象或偏見的方式來呈現議題,或描述特
內涵定的性別、族群、階級等,加深社會大眾對特定性別、階級、種族的誤解,進而
影響公共意見的形成
(1美國:白人掌控的新聞媒體,常將非裔美國人形塑成暴力、搶劫、吸毒等負面
形象,甚至無賴、流浪漢、搶匪暴徒等,因此造成社會大眾對非裔美國人產生
負面觀感,使得在公共事務的討論常忽視他們的立場或權益
舉例
(2)臺灣:我國媒體對國際移工的報導,往往將東南亞的移工形容成社會秩序的威
脅者,強調其低社會位階、教育粗淺、恐對社會造成負擔等形象,甚至形塑暴
力危險、或低下落後的負面形象,加深大眾對其刻板印象及偏見
影響,因
媒體再現的不平等,使社會大眾無法瞭解議題的全貌,失去討論及了解的機會
再現的不平等
(10
重點。 媒體近用 不同人当控報導的權力
日
定義 指接近並使用媒體的權利,包含接近權和
使用權
意義 指民眾以間接、有限度的方式改變媒體內容
答辯權 電媒體報導與評論內容涉及相關人士、機關權利時,
應給相關人士答辯機會
接近權
分類
媒體須給予報導關係人更正事項的權利。例如:讀者
更正權 投書、付費刊登評論廣告,對可能妨害個人名譽與隱
私的新聞,提出更正、答覆或表達不同意見的管道
指人民自行提供或製作節目內容,並要求媒體播送的權利,甚至
內涵
意義 可進一步要求公平分享電波頻率,自行建立及經營媒體的權利。例
如:popo 公民新聞網 可爱圣與其它1%残存到方形
使用權
使用權可讓公民直接越過專業媒體人員,在媒體上自由發言,而無
限制,須擔心言論可能出現錯誤解讀,片面摘取等問題,但因涉及專業技
術和取得資源不同,此權利的行使較具難度 693)扔半。
和
的济
大法官釋字第364 號解釋中強調,主管機關應以公平合理的原則來
規定
分配廣播電視的資源,使人民有更多利用媒體的機會
D
回答
疑問は解決しましたか?
おすすめノート
公民 媒體與科技發展
4
0